媽媽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藝術愛好

媽媽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藝術愛好

媽媽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藝術愛好

很多家長都希望培養(yǎng)孩子的一技之長,即使將來沒有在藝術方面大有作為,至少也能陶冶情操。

  可現實中經常見到的情況卻是:當家長為孩子選定特長學習后,孩子要么不喜歡,產生逆反情緒;要么不理解家長的苦心,疏于練習,難以培養(yǎng)興趣。于是,有些家長就對孩子采取高壓政策,強迫孩子學習,結果反而得不償失。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孩子選擇藝術特長方向,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呢?

  首先要分析原因:孩子為什么不喜歡眼下正在學習的藝術特長。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學鋼琴,而孩子卻喜歡畫畫時,家長就要分析:孩子不喜歡彈鋼琴的原因是對音樂沒有感覺?還是覺得彈鋼琴比較難?喜歡畫畫的原因是受身邊環(huán)境的感染?還是天生就對美術有感覺?弄清孩子興趣愛好的走向后,再決定是讓孩子堅持彈琴或轉學畫畫,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要為孩子量體裁衣。

  家長為孩子選擇特長,要因孩子的天生素質和性格特點而定,如果孩子天生就“五音不全”,那么讓他學唱歌估計就得付出加倍辛勞;如果孩子體質較差,最好不要讓他練習體操等強度大、難度高的項目;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讓他乖乖地坐在鋼琴前肯定十分難受。歸根結底,孩子在哪些方面可以培養(yǎng),就為孩子選擇什么特長,這樣孩子容易接受,也最有可能出成果。

  再有,不要對孩子學習特長抱有太大希望。

  所謂特長,就是一技之長,如果家長的出發(fā)點就是希望孩子能把所學的特長練到爐火純青,在全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那就有點不切實際了,必然會對孩子采取強壓訓練。但是在藝術方面達到某種高度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孩子從中收獲更多的是快樂時光和普通技能。因此,家長應保持一種平常心態(tài),讓孩子在學習特長時量力而行。

  有了以上思想準備后,就可以采取措施,巧妙引導孩子的藝術愛好了——

  營造環(huán)境,感受魅力

  比如,若孩子符合拉小提琴的先天條件,有音樂天賦、手指也相對較長、靈活且有力度,但孩子本人卻不喜歡小提琴,這時該如何引導呢?家長不妨在家里營造環(huán)境,爭取讓孩子喜歡上小提琴彈奏。家長可以購買小提琴曲的CD,經常在家里播放,讓小提琴曲伴隨著孩子生活的每一天;或者帶孩子到琴行親自感受一下小提琴的材質、音質,引發(fā)他對小提琴的興趣。

  旁敲側擊,巧妙引導

  還是用小提琴的學習來舉例,如果營造了家庭氣氛孩子還不感興趣,家長可以試試經常在孩子面前談論小提琴,或者帶他觀看小提琴演奏會等相關節(jié)目,甚至在日常聊天中有意無意地提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成才經過等等。孩子聽得多了,漸漸就會生成一種渴望,開始對小提琴感興趣。

  典型推動,促其上路

  家長可以在孩子熟悉的同齡人中尋找典型,比如孩子的同伴或親戚中有拉小提琴或者學其它樂器的,請他為孩子親自表演或講述一下學習藝術特長時的快樂和成就,抓住孩子的模仿和從眾心理,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孩子愛上小提琴、愛上藝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