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雷鋒日《雷鋒叔叔在我身邊——學雷鋒月》系列活動方案
幼兒園雷鋒日《雷鋒叔叔在我身邊——學雷鋒月》系列活動方案
1、幼兒園雷鋒日《雷鋒叔叔在我身邊——學雷鋒月》系列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弘揚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園“學雷鋒”活動深入持續(xù)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激發(fā)師生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奉獻社會的熱情,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加強我園精神文明建設,增強主人翁意識,學會尊重他人、保護環(huán)境、尊重自我。“學雷鋒”活動要立足本職,立足本園,使學雷鋒深入到每個班級。堅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橫幅:“學雷鋒 樹文明 獻愛心——靖江第二幼兒園學雷鋒月活動”2. 以海報形式,向教職工、家長、幼兒宣傳“學雷鋒”主題活動的意義和內容。(書香營建組負責具體落實,最遲于3月8日早上立于園門口,值周老師負責早晚的移動。)
活動一:開學第一課“聽一聽雷鋒故事”
活動時間:3月5日
活動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向幼兒講述關于雷鋒的故事,增進幼兒對雷鋒的認識與了解,激發(fā)幼兒學習雷鋒精神、做好事的愿望。
活動準備:PPT、雷鋒故事、雷鋒照片
活動二:獻愛心——“媽媽,節(jié)日快樂!”
活動時間:3月8日
活動形式:以“三八婦女節(jié)”為教育契機,各班教師組織幼兒給媽媽獻愛心等感恩活動,可以是制作一張賀卡、送一件小禮物或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畫一副媽媽畫像,各班自定內容。
活動三:“拯救植物角”大行動
活動時間:3月9日中午12:40
活動地點:植物角
活動形式:經過冬日寒風和大雪的摧殘,植物角盆栽有的干枯、有的受凍、有的凋零,但同時也有冒出新芽,需要修整。中午12:40,由團支部牽頭,對植物角進行重新規(guī)劃、整理、添置。
活動四:“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植樹節(jié)活動
活動時間:3月12日
活動形式:以“植樹節(jié)”為教育契機,樹立不亂扔垃圾、愛護身邊花草樹木等。
我為班級添綠:幼兒自愿帶綠色植物來園,班級設置富有個性化植物角。供幼兒觀察、養(yǎng)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各班)
我為幼兒園添綠:
1.時間上午9:30開始,大班幼兒對幼兒園種植區(qū)進行除草、整理、養(yǎng)護。整理幼兒園內外樹木,修剪枝條、拔草、撿樹葉、澆水等等,積極倡導愛護樹木人人有責,增強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
2.時間上午9:30開始,教育幼兒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yǎng)護綠化(清理垃圾)等活動。(小中班)
3.時間中午12:40開始,發(fā)動全園教師,對幼兒園植物角盆栽進行補給,充實。(教師提前準備)
我為我家添綠:鼓勵并支持幼兒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種一些小樹木、養(yǎng)殖一些小盆景。(通過家園溝通,鼓勵、支持幼兒的種植行為,后續(xù)在幼兒成長檔案以照片、文字形式進行反饋。)
活動五:“清潔家園,共創(chuàng)文明”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時間:3月20日
活動地點:東橋村小公園
活動形式:幼兒園團支部牽頭,帶上相應工具,組織帶領大班幼兒到義橋村小公園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清洗亂涂亂畫和“小廣告”、清理衛(wèi)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活動,幫助整治臟亂差,實現潔、齊、美,努力將社區(qū)營造成居民溫馨的家園。
活動六:“誰是小小雷鋒”評比活動
活動時間:3月下旬
活動形式:
1.各班以雷鋒為榜樣,聽雷鋒故事,學雷鋒精神,倡議每個小朋友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多為別人服務,如:樂意當媽媽的小幫手……學習像雷鋒一樣珍惜時間、像雷鋒一樣勤奮學習、像雷鋒一樣勤儉節(jié)約……到3月下旬,各班自行組織“誰是小小雷鋒”評比類活動。
2.各班利用班級“家園聯系欄”、班級博客、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宣傳雷鋒精神,從小事做起,人人做雷鋒,將班級“誰是小小雷鋒”評比活動向家長宣傳,獲取家長支持。
2、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學雷鋒”活動方案》含反思
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雷鋒精神如同一縷春風,吹拂著中華大地。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開展了"學雷鋒,做好事"的主題教育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主題活動,通過"聽古事認識雷鋒"、"學習雷鋒做好娃娃"等形式讓幼兒認識雷鋒,知道雷鋒叔叔是一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經常為別人做好事的jiefangjun叔叔。將雷鋒精神滲透在一日生活中,從點滴小事做起,引導孩子愿意幫助別人,知道關心集體。
活動一:聽故事認識雷鋒
1.收集雷鋒照片、故事等,讓幼兒認識雷鋒。
2.請幼兒認真傾聽雷鋒的故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雷鋒、了解雷鋒。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二:學雷鋒做好娃娃
菜園子活動形式:帶動全體幼兒,共同學雷鋒做好事,共同關注幼兒園菜園子的整潔。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
2、通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做好事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保證活動場地的安全、有關雷鋒的視頻、認識雷鋒以及相關的事跡。
活動過程:
1、觀看有關雷鋒的視頻及新聞。
引導幼兒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日,讓幼兒初步了解雷鋒的主要事跡,激發(fā)幼兒學雷鋒、幫助他人的興趣。
2、討論:怎樣學雷鋒做個好娃娃?
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可以幫助阿姨打掃菜園子,幫助一起到菜園子菜地里拔拔草、澆澆水、撿撿周圍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等等。
3、學雷鋒,做好事。
①鼓勵阿姨到菜地里拔草活動,培養(yǎng)幼兒自主勞動的意識。
?、谌嘤變旱接變簣@周圍散步,共同關注園內環(huán)境,帶領幼兒共同撿樹葉、垃圾,清潔菜園子園。
注:活動過程中,要關注每個幼兒的安全。
4、師幼交流一天的感受,對幼兒的表現進行互動評價。
活動結束后由教師、幼兒共同評出"優(yōu)秀小雷鋒"。
5、小結:
今天是雷鋒日,每個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掃地、撿樹葉、倒垃圾等都是小朋友們做的好事請,值得表揚!以后我們都要向雷鋒學習,每天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每周為幼兒園做一件好事,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很快樂!看誰是最棒的小雷鋒!
6、活動延伸將學雷鋒教育繼續(xù)滲透到一日活動的教育中,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氛圍。
活動反思:
“學雷鋒”主題班會的召開正值三月份這個學雷鋒月。通過教師的多種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在新的時期不忘雷鋒,牢記雷鋒精神,對他們進行道德上的思想教育,讓同學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新時代的“小雷鋒”。
首先,我認為本次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
一、教學方法多樣
本次教學采用了觀看視頻、小組討論、講述故事等方法去增強同學們對雷鋒的了解。這不僅能引導他們體會雷鋒精神的內在含義,更加切實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可以掌控課堂,使課堂生動有趣,避免了單純進行思想教育的枯燥乏味。
二、對學生的評價到位
在每一個同學起來發(fā)言后,教師都要給予適當的評價,大多以鼓勵為主,例如:你回答得非常好,非常棒。但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答案做出針對性的點評。
三、結合生活恰當
同學們在語文課的時候學習過了《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在本次教學中又再次讓同學們進行回憶,這既可以加強他們對課文的記憶,更可以使得本次班會的教學順暢進行,過渡得恰到好處。結合黑板報上的雷鋒格言去學習本次班會的老師所收集的雷鋒格言,顯得內容上不生硬,銜接得到位。
然后,本次教學的不足在于:
一、引導的欠缺
本次教學中有一個講述雷鋒故事的環(huán)節(jié),可能每個同學所聽到的故事版本不同,所以在課堂上有所分歧,這時我沒有及時地去引導,去告訴學生故事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版本不一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后還要加強引導學生的能力。
二、講課內容的遺忘
本次教學有一個看視頻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安排了看完視頻后提問題,這樣可以進行更多的教學反饋。但是在看完視頻后,遺忘了設計的問題,這是一個失誤。下次一定要按照教學設計上的步驟一步步來進行教學。
總之,這次主題班會的開展出了一些細節(jié)上的不足,但是比第一次講課要有所進步,能更好地掌握課堂。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細節(jié),更加完善自己。
3、幼兒園音樂教研活動——《不同類型音樂活動的組織策略》方案反思
時間
2019年3月27日
地點
中南大學校本部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在參與整個研討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具體音樂活動組織策略,提高教師組織音樂活動的能力。
2、營造開放、民主的教研氛圍,增進不同園所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觀點表達、思想碰撞中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促進相互了解、共同提高。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知識經驗準備:自行學習與幼兒園音樂教育相關的理論及經驗文章。
2、物質準備:本次展示的四種類型音樂活動教案每人一份;分組討論用的會議記錄紙;數碼照相機、多媒體設備。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研討來源:
音樂素材多種多樣,音樂活動類型豐富,每種類型音樂活動各具特點,必有不同的組織策略。從教師平時組織活動以及在這次反映出來的問題看,很多幼兒園教師還不夠熟悉各種類型的活動特點,活動相關的組織策略也很貧乏。能很好地運用合適的策略來組織不同類型音樂活動的教師不多。針對教師的此種普遍現象,以教研的方式探討不同類型音樂活動的組織策略,對教師實際操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研討過程:
1、開場。
(1)介紹今天參與教研的成員。
(2)簡單介紹研討來源,拋出今天研討點。
2、當天上午執(zhí)教的4位教師說課、自我反思。附教案、反思。
3、同伴互助。
(1)結合課例,自由發(fā)言。
問題:今天上午的兩個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哪些有效策略?你認為還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對活動進行改進?
教師自由發(fā)言后,主持人簡單歸納。
(2)分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①按照音樂活動的四種類型將參加研討的教師分為四組,分別討論歌唱活動、音樂欣賞活動、韻律活動、打擊樂活動的組織策略。
?、诮淮懻撘螅?/p>
人員分工:分組主持人、發(fā)言人、記錄員、時間控制員、噪音控制員。
討論時間:15分鐘。
?、鄢尸F課件,各組在問題引導下進行討論:
第一組:歌唱活動中,采用什么策略讓幼兒樂唱、敢唱、善唱?
第二組:韻律活動中,如何處理教與不教的關系?
韻律活動中,如何處理創(chuàng)編與模仿的關系?
第三組:打擊樂演奏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相互協(xié)作?
第四組:音樂欣賞活動中,如何利用多種媒介引導幼兒多通道感受和表現音樂?
④分組代表發(fā)言。提出發(fā)言要求:圍繞問題、重點突出、簡單明了、表達流暢,每人發(fā)言不超過5分鐘。
(3)主持人評價小結每組討論情況,提煉每組發(fā)言亮點。
4、專業(yè)引領。
5、執(zhí)教者談感受。(此步驟視情況可刪)
6、研討小結,歸納提升:
(1)對研討的問題進行簡單歸納梳理。
(2)小結教師參與研討的總體情況,對積極參與教研的、大膽表達自己見解的教師進行鼓勵。
(3)提出延伸思考的問題。如:如何將好的音樂素材(特別是一些民族音樂作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做一些改編和調整?如何在幼兒藝術活動中有機滲透其他教育?
分組研討記錄:不同類型音樂活動的組織策略
記錄:唐茜
◆歌唱活動中,采用什么策略讓幼兒樂唱、敢唱、善唱?
樂唱
樂唱就是讓孩子喜歡唱歌,樂于唱歌。在歌唱活動中可以用那些策略是幼兒樂唱呢?采取哪些策略能夠讓幼兒樂意唱呢?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歌唱教材,既要選擇寓意含蓄、結構優(yōu)美,幽默風趣,能深受幼兒喜愛的作品。比如《膽小鬼》這首歌曲詼諧,幽默,情景性很強,從選材上就能吸引幼兒。其次歌詞內容是貼近幼兒的生活,《膽小鬼》這首歌曲是創(chuàng)作是來源于幼兒生活的,有許多孩子都打怕打雷、怕黑、下雨。正因為歌曲中所唱的內容幼兒親生親身體驗過,所以孩子易于理解,掌握起來也很快。第三、讓幼兒在放松的氛圍下學習唱歌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絕大多數童謠都是伴隨動作和游戲的,在圖示和與老師的比賽及幼兒之間的比賽中自然學會唱歌。同時還應創(chuàng)造幼兒獨唱機會,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用教具話筒,邀請幼兒一個接一個合作唱完歌曲。這樣不僅能增強幼兒歌唱時的自信心,還有利于教師對每一位幼兒學習情況的了解?,F在多媒體技術已進入幼兒園,還可利用多媒體,把話筒和錄像連結在電腦上,通過話筒錄下小朋友的歌聲,并用錄像拍攝下幼兒歌唱時的情況,然后用電腦放出,當孩子們聽到自己的歌聲,看到自己的表演時,變的異常興奮和驚奇。這樣既激發(fā)了和歌唱的興趣,還促進了幼兒整體歌唱水平的提高。
敢唱:
什么是敢唱呢?就是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的演唱。
在一個集體中有善于表現自己的幼兒,但也有一部分膽小不敢于表現自己的孩子,對于不敢唱的孩子老師可以以同伴互助的形式,讓敢唱的孩子帶動不敢唱的孩子進行演唱。其次,敢唱是建立在熟悉歌曲的前提下的,幼兒一旦熟悉掌握了歌曲也就自然而然的敢于唱歌了。
最后我們要發(fā)揮鼓勵原則,孩子唱完要多鼓勵他,不要嘲笑,表揚的手段不要過于單一,小孩子需要的是激勵,要信任他,多給他信心。他有了信心,自然也會敢唱歌了。善唱:善唱主要包括:聲音表現、情感表達、咬字吐字。在幼兒園里有的幼兒唱起歌時大聲喊叫;發(fā)出刺耳的怪聲,這些現象都是不正確的。那么,可以運用哪些策略使孩子用自然的聲音唱歌呢? 1、老師可以將孩子唱得不好聽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孩子聽,再把優(yōu)美的歌曲給孩子欣賞。通過比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歌聲不如磁帶上的歌聲好聽。接著告訴孩子,磁帶上錄下來的歌曲是用自然音唱的,所以這么好聽,從而激發(fā)孩子要用自然音唱歌的愿望。老師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然音說話、唱歌,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孩子,同化孩子,使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用自然音唱歌的習慣。
2、老師要提醒幼兒要有良好的坐姿,因為只有座號或者站好了孩子才順暢地將銀發(fā)出來。3、就是要引導孩子唱得“字正腔圓”。由于幼兒是模仿教師的,所以教師在吐字發(fā)音時,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圓”。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要反復朗誦歌詞,注意傾聽或請別人傾聽自己念的是否清楚、是否自然流暢、十分富于感情。
◆ 韻律活動中,如何處理創(chuàng)編與模仿的關系?
一、模仿與創(chuàng)造
模仿是觀察學習的一種形式,是兒童的重要學習方式,它來自于外力的引導,創(chuàng)造是把大腦里“存儲”的知識經過整合、拼接、加工而成的新想法、新事物、新行為。創(chuàng)造并百非憑空產生,也就是“有中生有,而不是無中生有”。需要有廣闊的認知為基礎,而認知的形成又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所以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創(chuàng)造是模仿基礎的創(chuàng)新。
二、在創(chuàng)造性韻律活動教學中,有如下的一些方法
1、替換法。指用一種新的動作替換掉原有的部分或全部動作,這一方法適用于初學創(chuàng)編的小、中班幼兒,教師可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幼兒模仿,然后引導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替換某一樂段原有動作,如《小茶壺》,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根據音樂節(jié)奏、歌詞表現小茶壺形象,然后根據不同茶壺特點,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替換原有表現茶壺姿態(tài)的動作。
2、聯想法。由一種動作想到是一種動作的心想過程。在使用這一方法時,可先用教師示范一種動作,再啟發(fā)幼兒根據這種動作所表達的內容、方法進行聯想、創(chuàng)編相關動作,如《彩帶舞》,教師發(fā)現幼兒做出向上甩彩帶的動作,馬上引導幼兒根據方位變化,啟發(fā)幼兒做出向左右等方位甩彩帶的動作。
3、遷移法。把先行掌握基本的動作經驗和學習結果對后繼的其他學習產生影響,也就是由此及彼,觸類旁通的過程。如當幼兒學習了新疆舞基本動作后,教師有意識的選擇一些不同的新疆舞風格的樂曲,讓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將學會的新疆舞基本動作加以組合遷移風格的樂曲,讓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將學會的新疆舞基本動作加以組合遷移到新的音樂中去。
4、變化法。指用一種動作變化出幾種動作。如幼兒學會原地“三步”動作,在此基礎上又可以變化出向前后左右以及加上手的動作。
5、借鑒法。指在別人的創(chuàng)編動作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形成一組新的動作。
6、組合法。將兩個以上的動作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組新的動作。
綱要指出,要在支持、鼓勵幼兒參加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技能和能力。由此可見,在音樂活動中,技能與表現創(chuàng)造是和諧統(tǒng)一的,兩者不可偏頗。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孩子尤其需要教師適當的示范支持。所以,在韻律活動中,模仿和創(chuàng)造并不矛盾,它們統(tǒng)一于一個完整的活動中,都是為幼兒發(fā)展服務的,關鍵是度的把握。
三、恰當把握模仿與創(chuàng)編的度
模仿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創(chuàng)造的產生,直接受制于教師的價值取向,一教師將兒童的創(chuàng)造活動作為自我表達方法還是僅為進一步的提供?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教師示范是提供給幼兒技能學習上的支持,而不是讓幼兒機械的模仿;其次,幼兒模仿的對象不應該是教師,而應該是被模仿的事物、現象本身,所以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先觀察現實中的事物、現象,再用各種方式進行模仿,最后隨音樂表演。
模仿與創(chuàng)造在一節(jié)課中所占比例應當根據不同類型韻律活動的關鍵價值而決定,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創(chuàng)造韻律活動,它的關鍵價值是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參與機會,所以創(chuàng)造的比例要大一些。如《泡泡不見了》或《小茶壺》通過引導孩子游戲,觀察茶壺的獎和分角色表演游戲等表現出可愛的小茶壺形象。教師在幼兒的動作基礎上,和幼兒一起整理、完善、學習,這些技能動作從孩子中來,通過老師的幫助、加工后,再讓孩子學習,激發(fā)了孩子模仿、學習、想象、創(chuàng)造的欲望。在這個活動中,也用到了我前面提到的變化法、借鑒法、遷移法、替換法。而在集體舞活動中,關鍵價值是同伴合作,對幼兒的動作要求就需要規(guī)范,以便于與他人合作完成舞蹈。這就需要幼兒模仿規(guī)范的動作,如《問候舞》,教師通過游戲、故事、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而探戈舞的基本動作由老師確定,孩子在這一活動中的??收獲、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創(chuàng)造性萬分相應減少,但為以后集體舞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技能與空間等方面的經驗積累。又如大班下學期的韻律《海浪》,相比而言,活動中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相應大了許多,但也不是完全脫離,教師的引導與動作技能的學習。
◆ 打擊樂演奏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相互協(xié)作?
打擊樂器演奏活動具有高度的合作性,能有效地發(fā)展幼兒的協(xié)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在打擊樂活動中,幼兒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協(xié)作:1、要學會傾聽整體演奏的聲音效果,調整自己演奏的音量,與同伴間配合演奏的聲音要和諧。2、在節(jié)奏上要根據指揮的要求與同伴協(xié)作,達到看指揮演奏的水平。3、在整個演奏活動中要關注指揮的要求、音樂的變化以及同伴的演奏效果,根據這幾個因素調整自己的演奏。
綜上所述,在打擊樂活動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幼兒相互協(xié)作:
一、聽
在音樂活動中,傾聽是孩子最需要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尤其在打擊樂活動中,學會傾聽音樂、學會傾聽他人的演奏,對孩子自身的演奏及整體演奏效果至關重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1、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演奏前要求幼兒聽清音樂的節(jié)奏,了解合作的要求;在演奏時要時刻注意聽聽自己敲的聲音是否與別人協(xié)調,本組的音響是否與其它組的音響協(xié)調,演奏的整體效果是否好聽,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2、指導幼兒感受聲響的力度,提高自我控制、自我協(xié)調能力,增強聲音刺激的敏感度。
讓幼兒通過傾聽樂曲,理解樂曲,感受演奏的聲響效果,了解什么時候應重些,什么時候該輕些,什么時候需增加哪種樂器,其力度如何掌握等等。由于幼兒對音響的敏感度提高了,對音樂效果的要求也提高了,就能主動地控制自己敲打樂器的動作,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二、看
1、學會看指揮,根據指揮的要求與同伴進行合作演奏。首先要學會看懂并熟悉指揮的手勢語,包括怎樣分聲部、什么時候輪到自己的聲部演奏以及演奏的節(jié)奏型等。其次要時刻關注指揮的變化,以此來調整自己的演奏,這就要求幼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看指揮。使用小指揮,讓幼兒通過與同伴之間的比較、學習來進行演奏。
2、學會看圖譜?,F在的打擊樂活動中,教師們使用圖譜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因為圖形總譜是用不同圖形來表現打擊樂的配器布局,它形象具體,易于為幼兒理解。我們可以通過讓幼兒觀察圖譜的大小和顏色深淺不同,來區(qū)分節(jié)奏型、樂器間的相互配合以及相互合作的規(guī)律。幼兒通過學習看圖譜,在演奏時就知道控制自己敲擊樂器聲音的輕重、大小及其他樂器的協(xié)調,懂得什么時候拿兩種樂器能同時演奏,自己所持樂器應該在什么時候與哪種樂器同時演奏。
三、控制
這里的控制指的是老師對幼兒的管理以及幼兒的自我管理,也就是常規(guī)。
1、在活動中,提醒幼兒取放樂器要注意輕拿輕放,并按要求放至指定位置;
2、在演奏中,引導幼兒學會通過聽、看控制自己演奏的音量及速度,關注他人演奏,調整自己的演奏;
3、提醒幼兒控制自己的樂器,在沒有輪到自己演奏的時間不讓樂器發(fā)出聲音影響他人演奏。
4、合理的安排空間位置,教師給予相應的提示。
5、另外,我們也認為好的選材對孩子的協(xié)作也很有幫助。
◆ 音樂欣賞活動中,如何利用多種媒介引導幼兒多通道感受和表現音樂?
一、媒介的概念
媒介是指承載并傳遞信息的物理形式。在音樂欣賞中,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會引入媒介來引導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常用的媒介有錄音、錄像、動畫軟件、圖片、動作、故事、兒歌、實物。
二、怎么更好地利用這些媒介,來達到教學輔助手段,更好地幫助孩子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1、適時:適時是指如何抓住好地時機,利用媒介。
如讓他們觀看圖片,給他們介紹有關知識、講講故事甚至外出參觀等,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如:音樂欣賞《撥弦》中,教師首先給幼兒講述故事,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培養(yǎng)他們的情節(jié)情緒和想象力,這時幼兒接受就很容易;而后為了使幼兒更好地掌握樂曲中的重音,教師引用了圖譜,對幼兒來說,只聽音樂找出音樂里的重音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引導幼兒用圖譜的方法來理解;通過聽和畫,把每一個音符,每一條旋律在孩子們的面前變成看得見的畫面,幫助幼兒更充分地理解了音樂。利用這種工具和策略來理解記憶樂曲的重音,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借助道具、動作材料、游戲形式來表現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2、適法:方法
欣賞音樂主要是通過“聽”來進行的,更多地需要情緒體驗,聯想想象,思維理解等內在活動,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聆聽音樂,去欣賞音樂,而不去框架孩子的思維。如欣賞活動《撥弦》,教師在沒做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孩子安靜地聆聽,聽完之后讓孩子門根據自己的理解描述下來。很多孩子感受到了音樂緊張的氣氛、有的孩子想到了大老虎、有的孩子覺得是在捉迷藏、與的孩子覺得是小魚在小河里游來游去……孩子的想象是如此地豐富多彩。也許正是由于在欣賞過程中鼓勵孩子們自由聆聽,大膽想象,才使他們對音樂才有了獨立的、獨特的感受與見解,從而也使我們的欣賞教學成為自由、探究、交流的生動過程,實現了孩子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過程。
3、適度:媒介界入量的把握
以媒介界入所表現的對音樂的感受,絕不可以等同或代替音樂作品的本身,如果沒有把握的好,就會使孩子們的注意力只專注于媒介所帶來的享受,在孩子們的耳朵里音樂倒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背景,從而干涉了孩子對作品的感受和欣賞。如音樂欣賞《撥弦》,教師為了使幼兒更好的掌握樂曲中的重音,加入了圖譜。而后又進行了適當的退出圖譜,進行適當指導,如教師的一個恰如其分的眼神,和一些較明顯的動作使幼兒完全脫離圖譜。
總之,音樂欣賞活動的組織一定要避免使幼兒“呆坐干聽”,要使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有事可做”。充分利用各種媒介材料引導孩子多通道感受、表現音樂。例如伴隨音樂做合拍的及自由、即興的身體律動,用打擊樂器演奏不同的節(jié)奏型參與欣賞,用圖畫、符號描繪出對音樂的想像,說說對音樂的感覺、想像,配合音樂做即興的、帶有簡單情節(jié)的戲劇表演,等等。通過教師的引導,使 幼兒在每次聽賞時都有新的“發(fā)現”,保持新鮮感。教師要掌握引導的藝術,不要以過多的語言、過于具體的描述代替對音樂的聽賞,要讓幼兒從聽引發(fā)感覺、做出表現,給幼兒留有充分的想像空間。
附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膽小鬼(歌唱)
執(zhí)教:唐 茜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詼諧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能根據歌詞內容及蘊涵的情緒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3、學習歌曲,能較好地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圖譜、相關圖片。
2、幼兒經驗準備:見過三角衣架。
活動過程
1、運用游戲幫助幼兒感受歌曲中的主要旋律與節(jié)奏。
指導語:今天唐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游戲,請你們跟著我一起唱,一起做。
2、幼兒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詞。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指導語: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提問:你在歌中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2)幼兒再次欣賞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 歌里還唱了什么?(教師引導幼兒按歌曲節(jié)奏說唱)你覺得冬冬是個怎樣的小朋友?他半夜起來遇到的是妖怪嗎?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 《膽小鬼》這首歌曲和你原來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兩聲部演唱歌曲。
(1)幼兒嘗試與教師一起邊看圖片邊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師與幼兒進行兩聲部演唱。
(3)教師將圖片遞減,幼兒嘗試獨立演唱歌曲。
(4)幼兒分組進行兩聲部合唱,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4、幼兒自由地邊歌邊舞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膽小鬼》這首歌曲活潑而富有童趣,曲風詼諧幽默。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不僅能讓幼兒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妖怪,減輕對黑夜的畏懼心理,而且能體驗到歌唱活動的樂趣,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學唱歌曲、記牢歌詞并順暢接唱襯詞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顒右婚_始,教師將歌曲的主要旋律及接唱襯詞的節(jié)奏提出以“打招呼”的形式呈現,這樣不僅讓幼兒初步感受接唱的形式,而且把歌曲中的主要旋律和節(jié)奏提前進行了練習,從而為后面的學習作了一定的鋪墊?;顒又薪處熃柚吮容^形象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著圖片演唱,并采取了圖片遞減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性,始終保持對歌曲的興趣,逐步記牢歌詞做到順暢接唱襯詞。在活動中學習接唱襯詞時,教師也采用了多種形式讓幼兒練習,先是讓幼兒自己發(fā)現歌曲中的襯詞,再利用了師幼接唱,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最后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因為該歌曲的旋律簡單流暢,很容易熟悉,所以根據歌詞內容有表情地演唱并表現歌曲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教師運用了故事,讓幼兒感受歌詞所蘊涵的情感,體驗歌曲的情境,并且在演唱過程中教師不斷利用示范和評價讓幼兒體驗和理解歌曲的情緒變化,逐步做到有表情的演唱,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反思今天活動的優(yōu)點:1、在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對活動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通過幼兒的回答和演唱時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兒體驗到了歌曲詼諧的情感,達成了第一點目標。2、第一環(huán)節(jié)以“打招呼”的形式進行練聲,不僅將主旋律讓幼兒提前練習,幼兒也有濃厚的興趣。3、圖片的利用不僅簡單、便于操作,也能很好地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顒又薪處煵扇D片遞減的方式,逐步讓幼兒成為演唱的主體,這樣既讓幼兒感受到了挑戰(zhàn)性也體現了活動的主體性。不足:這一活動對于才升入中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并且因為是借班教學,在每一次活動中幼兒出現的問題都不一樣。在今天的活動中,教師并沒有根據孩子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例如:1、音樂活動中提倡讓幼兒樂唱、勤唱、敢唱、善唱,我想這些都與是否會唱有關。今天的活動中幼兒的情緒一直沒有達到高潮,這與一些幼兒沒記牢歌詞、不會唱有關,不會唱就不敢唱。而圖片可以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但教師將圖片撤得太早。因此活動中當教師發(fā)現幼兒對歌詞的記不牢的時候可以采取圖片重現的方式,進一步幫助幼兒記憶并鞏固歌詞。2、今天的活動中幼兒未能明白襯詞的意思,導致不能很好地進行分聲部演唱,這時教師可請協(xié)教老師一起來進行示范,用示范代替煩瑣的語言解釋,從而更好地突破這個難點。
大班音樂活動:撥弦(欣賞)
執(zhí)教:楊 藍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通過層層遞進式的反復感知,初步把握樂曲中的重音和樂句結構。
2、嘗試用個性化的動作表現對樂曲重音的感知,能大膽想象、表現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3、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guī)則游戲。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圖形樂譜,大灰狼道具,錄音機,《撥弦》音樂和入場音樂。
活動過程
1、師幼一起玩“聰明孩子笨老狼”游戲進場,當教師回頭時幼兒學習控制自己不動。
2、引導幼兒完整欣賞音樂,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提問: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3、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結構和特點,感受重音。
(1)講述故事,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樂曲中的重音。
(2)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聽辯重音,感受音樂起伏的變化。
提問:老狼都在音樂怎么樣的時候回頭?每次回頭中間間隔的時間有什么不同?
(3)熟悉音樂,感受重音,幼兒在重音處拍手、跺腳。
4、通過游戲再次完整欣賞并表現音樂。
(1)教師扮演笨老狼,“老狼”走時幼兒走,“老狼”回頭時,幼兒自由造型
(2)個別幼兒扮演笨老狼玩游戲1-2次。
(3)玩嚇唬大灰狼的游戲。
5、與老狼笨笨成為好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結束。
附故事:
從前,有一個黑森林,森林里的路很黑很黑,小朋友走進去了很容易迷路。在這個黑森林里面,住著一只老狼,它的名字叫“笨笨”,它每天都在森林里走來走去,對森林里的每一條路都很熟悉,就算閉著眼睛也能穿過黑森林。
在森林的另一邊,有一個很大的游樂場,里面有高高的滑梯、長長的火車……但是,怎樣才能穿過黑森林去游樂場玩呢?
小朋友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那就是跟在老狼的后面走,讓老狼帶我們穿過黑森林去游樂場玩。啊哈,不用擔心老狼會傷害你,因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它回頭時捂住嘴巴不發(fā)出聲音,老狼就不會發(fā)現你。
活動反思:
《撥弦》這首樂曲別具特色,其中蘊涵的緊張、舒緩的節(jié)奏適宜孩子生命的律動,因此這首樂曲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被廣為應用,無論是許卓婭老師編寫的書,還是現在幼兒園普及的滲透式教材,以及這次長沙市藝術教育活動競賽指定的團結出版社出版的書,都收錄了這首音樂?!稉芟摇肥堑聡魳芳业铝Σ魑鑴≈械囊粋€片段,原是ABA結構,本次活動節(jié)選自A段,是由小提琴用撥弦的方式演奏的,別具特色,被稱之為《撥弦》。大班幼兒已經具備感受各種音樂性質的經驗和能力,所以我把它作為大班幼兒音樂欣賞的內容?;顒拥哪繕耸墙逃顒拥钠瘘c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性作用。我從情感、能力、知識三方面將目標定位為: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通過層層遞進式的反復感知,初步把握樂曲中的重音和樂句結構。這是活動重點,從音樂的角度分析,本首樂曲的教學價值就是讓幼兒充分感知樂句中的重音,從而感知整首樂曲的特殊樂句結構,提高聽辨能力。可以說化解了“重音”就化解了幼兒理解樂曲的障礙。雖然幼兒的現有水平能區(qū)分音的輕重,但在本次活動中要從所有的跳音中感知帶重音的跳音就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這就必須借助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手段方法來解決。我運用了反復欣賞感知與圖譜相結合、與游戲參與相結合的方法,層層遞進反復感知,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2、嘗試用個性化的動作表現對樂曲重音的感知,能大膽想象、表現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目標2的提出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更豐富地表達自己對樂曲中重音的感受,也是藝術活動情感性的要求。
3、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并學習有控制地按規(guī)則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能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帶來快樂,可以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性,這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因此,我設計了游戲來幫助幼兒對重音的把握,將活動推向高潮。學習有控制地按規(guī)則游戲這也是重點中的難點部分,幼兒對句末重音和樂曲結構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在游戲中處于活動狀態(tài),因此對重音的把握、對情緒的控制有了新的挑戰(zhàn),所以,我將它作為本次活動難點。
反思活動中的問題: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游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了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并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游戲中的樂趣。讓規(guī)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于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游戲的方式,引領著幼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著愉悅性、發(fā)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盡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fā)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戲規(guī)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于第一遍游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復了游戲規(guī)則后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后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后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大班音樂活動:拔根蘆柴花(打擊樂演奏)
執(zhí)教:章珈瑄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做到在演奏中注意樂器打擊時音量、音色與樂曲和諧一致。
2、能根據圖譜,按照不同的節(jié)奏型學習用樂器進行演奏。
3、在與教師、同伴的相互學習中,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配器方案,豐富演奏內容。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VCD,音樂碟,白紙,油性筆,樂器。
2、幼兒經驗準備:已積累打擊樂演奏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拔根蘆柴花》,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聽了以后心情怎么樣?
2、再次欣賞音樂,邊聽音樂邊拍手,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方式拍手表現二拍子的節(jié)奏型。
(1)根據幼兒的表現依次出示不同的節(jié)奏型。
(2)啟發(fā)幼兒根據樂曲中不同的音樂特性匹配相應的的節(jié)奏型,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
(3)師幼一起根據圖譜內容邊聽樂曲邊拍手。
(4)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身體樂器表現節(jié)奏型,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圖譜。
3、幼兒根據節(jié)奏圖譜,集體討論、設計配器方案,并根據圖譜用樂器進行演奏。
4、在音樂的伴奏下,收拾樂器,根據樂曲節(jié)奏自由做律動出活動室。
結束語:這首樂曲還有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你們回班以后再試試(留下繼續(xù)探索的空間)。
活動反思:
《拔根蘆柴花》是一首江蘇民歌,表現了歡快愉悅的情緒。全曲以民間樂器二胡為主奏樂器,再配以其他的樂器伴奏,洋溢著濃濃的中國音樂風。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喜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民間音樂是我們進行音樂教育重要的內容。一首樂曲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既可以欣賞又可以演唱;既能創(chuàng)編律動又能開展音樂游戲。我把打擊樂演奏作為《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的表現形式,對大班幼兒來說既能引起興趣又有一定挑戰(zhàn)性。
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做到在演奏中注意打擊時音量、音色與樂曲和諧一致。
2、能根據圖譜,按照不同的節(jié)奏型學習用樂器進行演奏。
3、在與教師、同伴的相互學習中,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配器方案,豐富演奏內容。重點是在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設計配器方案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演奏樂曲。難點是設計配器方案。為了更好地突破重難點,我采取了兩個三部曲;一是欣賞三部曲,從整體欣賞到分段欣賞再到分節(jié)欣賞。整體欣賞是幫助幼兒建立對全曲整體情緒的印象,激發(fā)他們對音樂作品的喜愛;分段欣賞是引導幼兒對音樂結構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分節(jié)欣賞是幫助幼兒從音樂的結構上把握結構中音樂要素的特點,如節(jié)奏、旋律等。這三步欣賞的步驟是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從情緒體驗到音樂要素的把握,只有充分欣賞才能使孩子既喜愛音樂作品,又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較準確的藝術表現。二是演奏三部曲,演奏要有節(jié)奏圖譜和配器方案,也就是說演奏時心中要有節(jié)奏與樂器的配合。從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圖譜再到設計配器方案,可使幼兒一步步地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把握節(jié)奏;從用身體動作演奏到用樂器演奏可使幼兒由淺到深地進行音樂表現活動。但這一系列過程必須始終圍繞一點,即:不管教師引導幼兒進行何種表現形式,都必須符合音樂教育的原則。所以我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比較,逐步尋找匹配的方案,這也才符合《綱要》中所強調的: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
反思本活動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創(chuàng)造的熱情很高,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
1、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先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顒又?,我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圖譜、設計配器方案,這都是孩子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
2、注重教給幼兒學習的方法,當幼兒在配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時,產生了不同的意見,這時我引導幼兒用聽一聽、試一試的辦法去尋求最匹配的方案,很快,孩子們用這種辦法為后面的學習找到了途徑,這也正符合了終生教育的原則。同時活動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總結如下:
1、時間偏長,重點不突出,可根據情況做兩節(jié)課上,第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為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節(jié)奏圖譜,第二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為設計配器方案,并用樂器演奏。
2、關注幼兒的興趣不夠。在身體動作圖譜未出現的時候,就有幼兒提出了用拍手以外的身體樂器來跟隨音樂拍打節(jié)奏,這時,作為老師應該尊重幼兒的意見,為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允許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表現。
3、活動中要采取又快又好的教學方法,對于幼兒較難掌握的節(jié)奏型,老師可用一個大鼓帶領幼兒練習。
細節(jié)上的調整:
1、可出示完整的節(jié)奏圖譜,讓幼兒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演奏的音樂有多長。
2、老師指揮時動作指向要明確,該讓幼兒聽音樂演奏的時候就不說話。
3、在“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圖譜”時,有孩子說出了“拍屁股”的身體動作,老師是用寫文字的方式呈現,面對類似情況,可把問題拋給幼兒自己處理,用他們可理解的符號來代替文字效果會更好。
小班音樂活動:我是一只小茶壺(韻律)
執(zhí)教:黎曉
活動目標
1、通過茶杯和小茶壺的角色扮演,享受同伴交流帶來的快樂。
2、遷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學習改編歌詞,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茶壺的造型。
3、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表現歌曲風趣、活潑的情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茶壺一只,各式茶壺的課件,茶壺和茶杯的頭飾若干。
2、幼兒經驗準備:已學過歌曲《我是一只小茶壺》。
活動過程
1、幼兒玩 “變變變” 游戲,導入活動。
2、幼兒觀察茶壺,嘗試改編歌詞,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茶壺的造型。
(1)教師出示小茶壺,幼兒演唱歌曲《我是一只小茶壺》。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用動作表現茶壺的各種姿態(tài)。
教師提問:小茶壺的手在哪兒?小茶壺的嘴呢?
(3)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各種茶壺的姿態(tài),學習改編歌詞。
3、結合歌曲,師幼分別扮演茶杯和不同的茶壺進行表演。
4、幼兒分不同的茶壺和茶杯兩種角色進行表演游戲。
5、幼兒扮演小茶壺給其他班上的小朋友倒茶去。
活動反思:
今天我執(zhí)教的是韻律活動《我是一只小茶壺》,茶壺是孩子們身邊隨時可見的生活用品,在孩子的眼中,茶壺只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的物品。而歌曲《我是一只小茶壺》是一首外國兒歌,歌曲里以擬人的方式給予了小茶壺生命,讓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歌詞風趣、活潑這正好適合小班孩子的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鑒于此我設計本次活動,目的就是給予孩子想象、創(chuàng)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激發(fā)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茶壺形態(tài),在游戲的情景中學習,并能與同伴一起表演和創(chuàng)作。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3歲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圍繞教學目標,本次活動我采用了如下教學策略:
1、以游戲貫穿活動始終。首先以游戲“變變變”引入活動,讓孩子變成自己喜歡的小雞、小鴨、小貓,從而自然完成練聲的環(huán)節(jié),到最后環(huán)節(jié)又以孩子們扮演小茶壺、小茶杯來進行角色表演,孩子們始終是在游戲中積極地參與,自主地學習。
2、通過實物呈現、圖片播放的形式進行教學。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改編歌詞,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茶壺的造型,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在活動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出示的圖片注意從難到易,先嘗試改編歌詞,再模仿動作,最后引導孩子創(chuàng)編不同茶壺的造型,孩子們通過看、聽、說、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從而能大膽地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一只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茶壺,難點突破,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3、在活動中我以游戲——觀察——理解——表演——創(chuàng)編這一順序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 運用兒童化、趣味化的語言,引導孩子們愉快輕松地表現歌曲風趣、活潑的風格,從而更好地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最后的合作游戲活動,先是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茶壺和茶杯,然后讓幼兒找伙伴分演角色,整個活動,我和孩子們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 我感到孩子們們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
反思不足處:
1、對幼兒的觀察度不夠,回應幼兒不夠積極。
2、教育機智還有待提高,例如,在播放課件時,幼兒看見各式各樣的茶壺很興奮,先后去拍打屏幕時我如果能及時以小茶壺的口吻說話,相信效果會更好。
優(yōu)點:
1、玩角色游戲時,讓幼兒通過打招呼進一步分清角色,幼兒很感興趣。
2、課件出示的茶壺有代表性,循序漸進。
4、幼兒園活動方案——大班期末匯報
活動目標:
1、向家長展示幼兒園的教學成果,讓家長了解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動向,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發(fā)展和表現情況。
2、為每個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fā)孩子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老師的策劃組織能力及現場的應變能力。
4、家長滿意,對幼兒園起到正面的宣傳作用。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6、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時間:2014年 元月日
三、活動地點:本班教室
四、活動準備:
1、提前頒發(fā)通知,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準時參加活動。
2、布置好活動場所和準備好活動道具、小禮品。
五、參加人員:
1、大班幼兒家長;2、幼兒園領導;3、幼兒園老師;4、大班幼兒小朋友。
六、活動要求:
本次活動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并結合本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將半日展示活動分為生活、游戲、學習、運動四大板塊,將幼兒的最佳表現展示在家長面前。
生活著重展示培養(yǎng)幼兒自主性和秩序感。
游戲著重展示老師恰當的介入游戲和對游戲進行綜合性指導,以及幼兒按照不同材質、形狀對玩具的分類整理。幫助家長認識到介入幼兒的游戲也要有科學的方法,以免干擾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思維和游戲行為。游戲是綜合性活動,能充分體現出幼兒的個性發(fā)展狀況、認知水平和社會性表現。
學習展示自然是重中之重。要結合本班幼兒認知能力的特點設計適合本班幼兒的方案。要一改往日老師的主導地位,將孩子們推上屬于他們的舞臺。讓每一個孩子都充分地在家長們面前展示自己,讓孩子們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設計這活動主要是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他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是進步的;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就像游戲是件快樂的事情。
七、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背景音樂:)
目的: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好習慣。
1:師:尊敬的各位家長:你們好!首先我代表本班的幾位老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寶貝的“期末成果匯報活動”,感謝你們一學期來對我們工作的配合和幫助!時間過得真快,寶貝們升上大班已有半年了,本學期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寶貝學會了不少本領,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接下來,請看!
2、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很多老師和爸爸媽媽都來看我們的表演,我們向他們問個好。(爸爸媽媽下午好!)
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誰來了(叔叔阿姨),我們跟叔叔阿姨問好(叔叔阿姨下午好)。
尊敬的家長們,我們的寶貝們在幼兒園非常有禮貌,現在請爸爸媽媽向寶貝們問好(寶貝,下午好)
一、語言時光
目的: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的能力。
材料準備:各個表演兒歌的音樂、卡片
1、集體演唱《歌唱祖國》:“各位爸爸媽媽,我們寶貝一個學期下來學到了可多的本領啦,現在有請寶貝們獻上一首好聽的歌曲《歌唱祖國》,請爸爸媽媽跟著歌曲節(jié)奏打節(jié)拍。”
2、第一組《打花巴掌說功夫 》:“剛才寶貝唱的可好聽了,請欣賞第一組小朋友帶來的《打花巴掌說功夫》。”
第二組 《小螺號》:“現在請爸爸媽媽欣賞第二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的《小螺號》?!?/p>
第三組《一園蔬菜成了精》:“請欣賞第三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的《杞人憂天》?!?/p>
3、字卡展示?!鞍职謰寢?,我們寶貝表現的很棒吧!請用你們的掌聲告訴他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玩“木頭人”識字游戲,準備。
4、英語(5分鐘):“哇,寶貝們,你們認字認的真快,不簡單哦!現在老師也來考考寶貝們的英語念得怎么樣?Are you ready? ready go...”(英語串燒)
第一組《plants》
第二組《what do you want to be?》
第三組《looby loo》
集體合唱《If you are happy》二、藝術時光(20分鐘)
材料準備:各首表演的歌曲音樂
奧爾夫音樂是我園的特色課程,它能讓孩子愛上音樂,懂得音樂,享受音樂,音樂總能溫曖我們的心靈和夢想。請欣賞精彩的奧爾夫音樂表演《嘰嘰喳喳波爾卡》、《歌唱祖國》。
1、韻律《嘰嘰喳喳波爾卡》
2、韻律《孫悟空吃桃子》
3、 歌舞表演《歌唱祖國》
4、 打擊樂《桑塔露琪雅》(全體幼兒)
5、打擊樂《賣湯圓》(全體幼兒)
三、數學時光
材料準備:10以內的算數提卡若干張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看看我們的寶貝是如何學習數學的。我們將通過開放數學區(qū)角的形式給各位家長們了解,孩子們就是這樣把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邊玩邊學會了。
1、10以內的加法(孩子在邊玩戴戒指邊學會了數學的加法算式題)
2、比大比小(了解“<”“>”等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3、統(tǒng)計(小朋友們會按幾何形體的兩個維度特征進行分類,初步探索統(tǒng)計方法。)
4、錢幣(小朋友們能從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認識初步的買賣關系。)(
5、分解(發(fā)現數的組成中部分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加深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6、30以內的倒數
四、運動時光
材料準備:凳子、大口袋、拍流星球、板鞋、高蹺。
1、體育器械游戲
2、早操展示
五、生活時光
材料準備:黃豆類
目標:培養(yǎng)寶寶學會正確拿筷子的方法。
小朋友們請看(老師出示筷子),這是什么?我們來玩夾豆子的游戲,看哪位小朋友能把碟子里的黃豆快速夾到杯了里。
六、親子時光
準備材料:音樂《甩蔥歌》
師:“寶貝除了學習棒棒的,身體也是一樣棒。真厲害!現在我們來放松一下吧,我們要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玩一個游戲,現在,看老師是怎么玩的。”
七、道別時光
材料準備:背景音樂,祝福的話語每個小孩一句,賀卡一份。
師:“新的一年準備到來了,我們寶貝準備好了新年禮物和新年祝愿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寶貝們,請把你們對爸爸媽媽的愛和新年祝福一一送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一下子就到了活動結束的時間,今天大家開心嗎?老師希望大家天天都開心,天天都是好心情。我們大三班老師祝愿各位家長和寶貝新年快樂?!?/p>
5、幼兒園半日活動《紙從哪里來》中班活動方案反思
隨著幼兒對紙的種類及特征和用途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喜歡在活動區(qū)里擺弄、操作各種紙,同時也對“到底紙是怎么來的?”表現出強烈的探索興趣。根據孩子的興趣, 我們預設了“紙從哪里來”這一活動,通過多媒課件引導幼兒了解紙的由來及現代造紙的便捷,并通過現場操作的方法,引導幼兒親身體驗制作紙的過程,引發(fā)了幼兒對紙的進一步探究,同時通過了解古代的造紙,使幼兒知道紙最早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萌發(fā)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目標】
1.知道紙最早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了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和再生紙的制作方法。
2.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制作再生紙,并能和同伴交流分享造紙的感受。
3.體驗制作再生紙帶來的快樂,萌發(fā)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提前一天將廢舊紙巾、報紙碎片用水泡好做成紙漿。
2.小篩子、白棉布、網紗、水、盆、搟面杖等。
3.視頻《現代造紙》;課件《蔡倫造紙》、《制作再生紙》
【活動過程】
一、播放現代造紙廠造紙的視頻,感受現代化造紙的便捷。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探究的興趣
提問:你知道我們使用的紙是從哪里來嗎?
2.播放視頻,感受現代造紙的快捷提問:紙是用什么加工而成的?
現代人們是怎樣造紙的?造紙的速度怎么樣?
小結:紙主要是由木材加工而成的,現代造的紙都是用機器來做的,速度快,很方便我們的使用。
二、出示視頻分段講述故事《蔡倫造紙》,了解古代造紙的由來及制作方法,萌發(fā)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1.結合視頻講述故事第一段,了解古代人記錄事情的方法。提問:古代人一開始把字都寫在什么上?這種方法怎么樣?
2.講述故事第二段,了解古代造紙的方法。
提問:是誰最早發(fā)明的紙?他是哪個國家的人?(知道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萌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古代造紙需要什么材料?古代人是怎么造紙的?
小結:古代造紙需要用破布和漁網等原料,要經過剪切、清洗、煮、過濾等方法制作,古代人制作了紙以后,給生活也帶來的很多的方便。
三、出示視頻,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制作再生紙,并能和同伴交流分享造紙的感受。
1.出示浸泡的紙、紗網布小篩子等制作再生紙的材料,引發(fā)幼兒猜想制作再生紙的方法。
(1)提問:我們制作再生紙,要怎樣制作?(引發(fā)幼兒猜想)。
(2)引導幼兒自己嘗試試一試。
2.出示視頻,了解制作再生紙的步驟。操作步驟如下:
(1)先將浸泡在水里的紙用手揉碎,撈出來用攪拌器拌成糊狀做成紙漿。
(2)將紙漿倒入放水的大盆中,攪拌均勻。
(3)把帶細網的小篩子上面鋪上軟綿布,進入盆中,將紙糊平平地篩起,一層紙漿就會留在上面,讓多余的水滴去,就是一張紙胚。
3.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分組制作再生紙,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示幼兒將紙放到細網的小篩子上時,要放薄薄的一層,不要放的太多。
4.將紙胚放在陽光下徹底晾干,交流分享造紙的感受
提問:再生紙做好了,制作的紙是什么樣子的?感覺怎么樣?你想用它做什么? 四、活動延伸
1.請幼兒再自制的再生紙上畫畫、寫字,感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愛惜紙,節(jié)約用紙。
《蔡倫造紙》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必須把字一筆一劃地刻在龜甲、竹片或木片上,甚至寫在干的獸皮上。
后來西漢人開始用植物纖維造紙,可是造紙價不高,看起來十分粗糙,而且書寫不方便。到了東漢,他們用絲紙寫字,可是價格昂貴。
皇宮里的蔡倫在皇宮了做官,經常用到紙。日子久了,他覺得用絲紙花費套多,心里很苦惱。于是,他開動腦筋利用樹皮、破布和費漁網等東西先在大鍋中煮,再放到然后在大石臼中搗成漿加上漂白粉,最后把漿平鋪席子上,鋪的又薄、又平、又均勻。晾干后揭起來,蔡倫高興地大叫起來:“這的確是紙呀!”蔡倫取來紙墨,在上面寫字看效果?!拔覀兂晒α耍@種紙比原來的絲紙吸墨快,而且不容易散開,這才是真正的紙啊!”蔡倫興奮地說。
蔡倫成功的制造出了紙,蔡倫造紙讓文字記錄更方便,造紙術成為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是中國人最早發(fā)明了紙。直到現在,我們使用的很多紙還是沿用當初蔡倫的造紙方法呢!
活動反思
中班孩子對紙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各種活動,孩子們在玩紙中體驗到了樂趣,也懂得了紙張的作用和好處,為了延續(xù)孩子們對紙的探索,繼而開展了相關的活動,常識《紙從哪里來》。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合理,能從幼兒的能力特點出發(fā),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活動效果來看,目標基本能達成,孩子們都能從視頻和掛圖中了解到紙的由來?;顒又薪處煖蕚涞慕叹哓S富,而且形象生動,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視頻和清晰的造紙掛圖,能較好的幫助幼兒達成活動目標。整個活動中教師能把幼兒放在主體地位,體現以幼兒為主的現代教學。
不足之處:
1、活動中,教師的語言用語過于成人化和書面化,導致幼兒對其中的一些較為抽象的詞語和句子產生疑問,如果能改為幼兒較好理解的語言會更好。
2、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把問題先提出來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這樣導致幼兒觀看視頻時沒有針對性。
3、在情感教育上,教師可以再進行提升,由于時間關系,這點的目標達成上還有點欠缺,下次活動中要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
通過這樣的活動,相信一定能讓幼兒對紙張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教師的能力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得到提升,本次活動中的不足,在下一次活動中要加以改進,以促進活動效果更好的提升。
6、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我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各區(qū)域活動方案
【角色扮演區(qū)】
中華美食街材料:
1.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從各地帶回的民俗特產,在美工區(qū)自制的天津麻花、杭州小籠包、湖南臭豆腐等特產。
2.價格牌,自制貨幣若干。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了解祖國民俗特產的多樣性,能夠自主分配角色并積極參與游戲。
2.引導幼兒將收集的民俗特產進行分類整理,并輪流扮演推主、顧客、服務員。
3.鼓勵擔任服務員的幼兒通過繪制宣傳海報,設計廣告語、推薦詞等推薦商品,并給民俗特產標價。
4.引導幼兒到每個攤位品嘗特產,感受不同地區(qū)食物的特點。
茶藝館
材料:
1.茶具,有關茶的書籍,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茶葉品種。
2.泡茶流程圖,幼兒茶道服裝,古箏曲等。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茶葉的不同特點,學習簡單的泡茶方法,體驗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2.鼓勵幼兒與同伴協(xié)商后合理分配角色,進行泡茶、品茶活動,學習基本的茶藝禮儀。
3.指導幼兒學習茶的分類與用途并學習如何區(qū)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4.提醒幼兒不能混沖茶葉,知道杯子易碎,注意輕拿輕放及時清洗。
【美工制作區(qū)】民間藝術欣賞
材料:
1.民間藝術作品風等、泥塑、雕刻、中國結等的實物、圖片、圖書、視頻等。
2.各色彩泥若干,牙簽、模具等輔助制作工具若干。玩法與建議:
1.請幼兒仔細觀察泥塑作品阿福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說說它的色彩和造型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美好寓意。
2.觀察中國結,感受其造型優(yōu)美、編結方法多樣,知道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代表著喜慶、團結幸福、平安并通過不同的圖案寄托“吉慶有余”“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3.指導幼兒欣賞民間藝術的圖片、書籍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童謠、趣聞趣事等。
4.欣賞富有代表性的中國的、山東省的民間藝術作品的視頻、圖片,了解民間藝術的豐富多彩與美感。
5.嘗試運用彩泥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泥塑作品。
【拼插建構區(qū)】天安門
材料:
天安門照片、積木、紙盒、薯片筒等輔助材料。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天安門的照片,掌握天安門城墻和城樓兩大部分的建構特點。
2.鼓勵幼兒嘗試搭建天安門,教師可提出如下要求:
(1)注意城門、城墻和城樓的比例和對稱關系。
(2)選用合適的材料,生動地體現四檐斗拱反翹的古建筑特點。
(3)突出天安門宏偉壯觀的氣勢。
3.提示幼兒可運用手工區(qū)制作的燈籠等裝飾節(jié)日中的天安門。
【語言閱讀區(qū)】古詩競賽
材料:
在閱讀區(qū)投放經典古詩的掛圖或圖書;繪畫紙、彩筆。玩法與建議:
1.背古詩。請幼兒朗通自己記住的古詩,看看誰背得多。
2.說古詩。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韻律和意境。
3.演古詩。請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喜歡的古詩。
4.畫古詩。請幼兒到美工區(qū)用繪畫的形式表征古詩內容,再投放到閱讀區(qū)。
象形字配對材料:
象形字變化卡。玩法與建議:
1.幼兒可以玩游戲“字寶寶找家”,分別為象形字、現代漢字找家。同樣多的卡片, 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2.玩游戲“象形字配對”,把兩個“家”中的字進行對應擺放,觀察古代象形字與現代漢字的不同。
3.寫寫畫畫象形字。
圖片詞語接龍
材料:
畫有格子的詞語板,水彩筆。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嘗試在卡片上繪畫詞語,進行簡單的詞語接龍游戲。
2.教師可先出示 2-3 幅圖片,如“刷牙一牙齒一齒輪一輪船”等,請幼兒仔細觀察規(guī)律然后說出相應的詞語,進行接龍游戲(前一幅圖詞語的尾音是后一幅圖詞語的前音)。
3.鼓勵幼兒在空白卡片上將詞語畫下來,嘗試進行圖片(詞語)接龍游戲。
4.提醒幼兒不能重復已經接過的詞,不能讓別人提示。
【音樂表現區(qū)】紅綢舞
材料:
紅綢若干、秧歌十字步跳舞毯。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掌握十字步、后踢小跑步的舞蹈動作要領,能夠動作協(xié)調地跳紅綢舞。
2.請掌握舞步較慢的幼兒繼續(xù)利用“秧歌十字步跳舞毯”練習十字步。提醒幼兒跳十字步時要注意雙腳的順序及做后踢小跑步時要繃直腳背、努力向后上方踢。
3.鼓勵幼兒大膽地創(chuàng)編自己喜歡的動作及隊列、隊形,并與同伴合作表演。
雙簧表演
材料:
錄音機或播放器,雙簧表演視頻,椅子 1 把,背面粘 1 塊可以藏人的大板,雙簧頭
飾 1 個。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商議確定一個兩人都會的內容,比如兒歌“唐僧騎馬咚哩個咚”,協(xié)商說話的語速,一人戴頭飾在前表演,一人在椅后說話。
2.鼓勵在前面表演的幼兒表情夸張,在后面說話的幼兒語調夸張,吐字清晰。
3.重點觀察和指導幼兒相互間的配合和夸張的表演。
【科學發(fā)現區(qū)】多變的陀螺
材料:
1.有圖案和沒圖案的陀螺若干。
2.在圓心打好孔的圓形陀螺面、陀螺軸(可用牙簽代替)、彩筆、即時貼若干。
3.土豆片、茄子片、蘿ト片、水果片等。玩法與建議:
1.自制陀螺。幼兒操作做陀螺的材料自制陀螺,并玩一玩,比一比,看看哪種形狀的陀螺轉動的時間最長。
2.奇異陀螺大賽。幼兒自選用蘿ト、茄子、蘋果等蔬菜或水果切成的圓片插上牙簽, 做成蔬菜或水果陀螺,看看哪種陀螺轉動時間最長。
3.陀螺變變變。
(1)指導幼兒在沒有圖案的陀螺上面添畫點線,試試陀螺旋轉起來會呈現什么圖案。
(2)指導幼兒在沒有圖案的陀螺上粘貼顔色不同的即時貼或用彩筆畫上不同的顏 色,旋轉后看看陀螺顏色的變化,可以兩種顔色混合,也可以三種顏色或多種顏色混合, 觀察陀螺旋轉起來所呈現的色彩變化,感受視覺暫留的現象。
4.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發(fā)現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
印刷真好玩
材料:
印刷板(泡沫板或 KT 板)、竹簽、宣紙、毛巾、刷子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學習印刷的方法,嘗試刻板、上色、抹刷,感受印刷術的神奇。
2.鼓勵幼兒用竹簽在印刷板上自由創(chuàng)作,刻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3.指導幼兒在制好的印刷模板上均勻涂色,并快速附著宣紙,用毛刷輕輕掃刷表面, 最后揭起宣紙。
4.提醒幼兒揭起宣紙時動作要慢、輕。
【益智游戲區(qū)】漢字轉盤
材料:
自制漢字轉盤、卡紙、膠水、幼兒照片。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將圖畫、象形字、漢字一一匹配,加深幼兒對漢字結構和象形特點的認知。
2.指導幼兒轉動轉盤,使相應的圖畫、象形字、漢字在一定區(qū)域相對應。
3.鼓勵幼兒自制“姓名轉盤”。將班級幼兒的照片、姓、名分別標注在每層的轉盤上,嘗試將三者之間一一對應。
7、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方案《身邊的蟲蟲》反思
對幼兒來說蟲子并不陌生,在身邊也經常能見到,在幼兒生活經驗基礎上開展本次主題活動《身邊的蟲蟲》,可以讓幼兒熱愛大自然,認識一些常見的蟲子,豐富幼兒的見識。
活動目標
1、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認識自己身邊常見的蟲子。
2、能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蟲子,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充分了解一種蟲子的各種秘密。
4、引導幼兒學會通過各種不同的感官發(fā)現周圍世界的秘密。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6、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結合3月多選的重點觀察對象,和父母一起在戶外尋找該蟲蟲,并查詢這種蟲的秘密。
物質準備:
1、觀看《昆蟲總動員》2、收集真實的蟲蟲3、制作自己身邊不同的蟲。
活動名稱:身邊的蟲蟲
活動背景:在幼兒的世界里,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蟲蟲。蟲是動物界中數量種類最多的一類,它們廣泛地分布于空中、水中活動,乃至地表、土壤、動植物的體內及體表。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們圍成一圈,或趴在地上看螞蟻搬食,或看蜜蜂蝴蝶采花蜜,他們瞪著可愛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這些小小蟲兒對孩子們有著一種吸引力,討論蟲子的話題更是孩子們的樂趣:蟲蟲住在哪里?它們如何成長、怎樣變大?昆蟲吃些什么?為此,我們開展《身邊的蟲蟲》主題活動。
活動流程:
一、 發(fā)現蟲蟲
(一)、昆蟲總動員
蟲蟲的世界萬萬千千,中班組選擇這一個主題后,我們班該從哪個切入點入手呢?我們思考著。在寒假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將本學前的主題活動告知家長,并以電影《昆蟲總動員》為切入口,縮小孩子們對蟲蟲世界的盲目觀察范圍,通過分片段欣賞電影,發(fā)現蟲蟲世界的有趣之處。
延伸:制作蟲蟲
在孩子們看了電影后,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走進公園,田野大自然中,或是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制作自己見過,覺得特殊的一種蟲蟲。并在開學時,帶到班級,裝飾班級環(huán)創(chuàng),同時豐富孩子們對蟲蟲的認識,感知蟲蟲的多樣性。
(二)、小角色的大秘密
眾多蟲蟲中,我們如何提取孩子的興趣,尋找教學的價值,我們分析了電影《昆蟲總動員》,在電影中有七星瓢蟲,黑螞蟻,紅螞蟻這幾個主角,在這些角色里,都有著各自隱藏的意義,勇敢,智慧,友好,兇惡等,于是我們和小朋友一起分析角色的象征表現,讓孩子們選出自己喜歡的主角,最后,大家選出了團結、勇敢、勤勞的黑螞蟻。
二、 找到蟲蟲
《找螞蟻》
孩子們選擇了“黑螞蟻”后,我們的重點就放在了螞蟻的板塊。如何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螞蟻,我們實地觀察螞蟻。
餐前活動中,我們一起討論螞蟻會在哪里?用什么工具可以捉到螞蟻便于觀察。
第二天下午,我們分組,到戶外去觀察螞蟻,通過觀察,孩子們發(fā)現:花臺,樹干,草叢,泥土......都有很多螞蟻,小朋友也嘗試自己尋找不同的工具捉螞蟻,小夾子,樹葉,小紙片......在捉螞蟻的過程中,去發(fā)現螞蟻行走的樣子,遇到阻礙時螞蟻的行走變化等。
三、 喜歡蟲蟲
(一)、螞蟻的樣子1
捉到螞蟻后,小朋友開始觀察起螞蟻的樣子,螞蟻太小,孩子們拿著放大鏡觀察他們捉到的螞蟻,螞蟻都有什么呢?孩子們說:頭一定有的,還有觸角,還有身體,還有很多腳,到底有多少腳呢?孩子們有的說4只,有的說5只,有的說6只,也有說8只,10只的。雖然孩子說出的螞蟻身體構造并不準確,但我們老師沒有急于告訴他們答案,接著,我們給小朋友發(fā)了小的便簽紙和勾線筆,請小朋友將自己看到的螞蟻的樣子畫在便簽紙上。在繪畫的過程中,能看到:不同孩子觀察的角度不同,畫出的螞蟻就不同,有的孩子畫的兩只腳,有的孩子沒有畫螞蟻的觸角,有的孩子畫的螞蟻就一塊黑乎乎的黑團,當然也有孩子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畫出常見的標準的螞蟻簡筆畫。
(二)、螞蟻的樣子2
不同的孩子畫出的螞蟻都是不一樣的,那螞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于是我們開展了“螞蟻的樣子”2,在寒假制作小蟲蟲的活動中,班級的小石頭和石頭爸爸一起制作了一只立體螞蟻,小石頭拿著自己的螞蟻給小朋友介紹,但是細致的孩子們發(fā)現,小石頭做的螞蟻是卡通的螞蟻,有著大大的眼睛,都開始懷疑這不是螞蟻真正的身體結構,于是我們借用電腦,在電腦中,找到螞蟻結構的圖,請小朋友觀察,引導孩子認識螞蟻的身體結構:頭,胸,腹,兩只觸角,六只足。通過這次的活動,小朋友深入的認識了螞蟻的結構,并再次拿出自己捉到的螞蟻,再次用放大鏡進行觀察。驗證螞蟻的身體結構是否和我們學的一樣。
(三)、延伸:螞蟻和西瓜
在認識螞蟻的時候,小朋友有說道:螞蟻為什么什么長那么多足呢?孩子們都說它要用來搬東西。于是,我們就閱讀了繪本“螞蟻和西瓜”,通過這個讀本中的內容,引導孩子們去發(fā)現螞蟻在搬東西時的力量,和螞蟻團結的精神。同時,也初步認識螞蟻在螞蟻洞中的秘密。
四、 拓展活動
(一)、自主養(yǎng)蠶
自從班級開展認識蟲蟲的主題活動后,無論是孩子,家長,都喜歡留意身邊的各種蟲蟲,在家委會媽媽的帶領下,班級中很多孩子自己在家中養(yǎng)了蠶,在班級群中分享自己養(yǎng)蠶的經歷,并發(fā)圖,發(fā)視頻,分享蠶的生長變化,沒有養(yǎng)蠶的家庭也組織著去有蠶的家庭中進行觀察。家園共育才能讓教育的質量更上一層樓。
(二)、大大的“盔甲蟲”
除了家長們,我們老師平日里總會忍不住留意身邊的各種蟲蟲,鄧媽媽帶來一長得滿身“盔甲”的大蟲子,孩子們個個都好奇,有個害怕的孩子也都忍不住圍過來觀察,孩子們都猜著這蟲子叫什么名字。我們請小朋友記住蟲子的樣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給家長,請家長幫忙查查。第二天,十一的媽媽帶來了天牛的的繪本,十一回去描述后,找到這天牛,并在微笑書屋找到了這個繪本。孩子們又一起分享了該繪本。
活動反思:
在主題活動之身邊的蟲蟲學習下,無論班的老師,家長,還是幼兒都對生活中常見的蟲蟲更為關注,總會在不由自主間,去探索不同蟲蟲的秘密。通過《昆蟲總動員》,我們選擇螞蟻這一蟲蟲,進行深入探索,在集體活動中,我們一起捉螞蟻,看螞蟻,畫螞蟻,通過繪本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螞蟻的生活方式,通過餐前活動,了解螞蟻的種類等等。雖然我們的重點在螞蟻這一種蟲子上,但家長和孩子們卻不會錯過每一個觀看蟲蟲的機會,認識蜜蜂、七星瓢蟲、蠶、天牛等。同時孩子對于蟲蟲也產生了更多的問題……帶著問題出發(fā),我們繼續(xù)下個月的蟲蟲之旅。
8、幼兒園大班親子活動方案《我健康我快樂》
本次活動設計了親子游戲,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通過親子游戲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學習的快樂。通過活動向家長宣傳幼兒園,一起來看看小編設計的親子活動方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游戲促進親子感情,轉變家長的教育轉念;
2.讓家長能與孩子玩起來,親身感受在快樂中學習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音樂、親子操、各攤位游戲牌及準備材料、場地布置及橫額、游戲卡、每對親子一份禮物、話筒、音箱的調試及現場拍攝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活動形式:
A、本次活動圍繞五大領域的教學目的設計親子游戲,讓家長體驗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游戲中成長的教育理念;
B、每班負責圍繞一個領域設計三個主題游戲,并做好相應的活動準備。
C、各班設置攤位,以游園活動形式開展親子游戲。
二、活動準備及具體分工:
1.具體分工:
另附1
2. 場地分布圖:
另附2
3. 活動的操作方式及事項:
另附3
三、活動內容及過程:
時間活動內容負責人
14:50—15:00簽到、接待余老師
15:00—15:10主持人講話洪主任
15:10—15:20大班各班親子進場李組長
15:20—15:30親子操大班各班班老師
15:30—15:45親子領取游戲卡,大班各班班老師
游戲負責人
15:45—16:30親子自由游戲大班各班班老師
16:30—17:00活動后分享、分發(fā)禮物,大班各班班老師
合影留念
四、活動延伸:
1、師幼談話,并布置班上的環(huán)境。
2、教師撰寫活動后心得。
3、進行家長活動后調查問卷。
9、幼兒園活動方案《國慶節(jié)》
祖國媽媽要過生日啦!對于每天無憂無慮的幼兒來說,“十月一日”只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可以休息七天,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到處都很熱鬧。但是對這一節(jié)日的意義,他們還不能深入了解。幼兒園就要通過舉行一些國慶教學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中國的國歌雄壯有力,天安門是中國首都的象征,培養(yǎng)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小班:“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集體活動: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首都是北京,北京的標志是天安門,認識天安門、國旗。
2.通過此次活動,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天安門掛圖,國旗,白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我國的首都在北京,北京有個天安門,認識天安門。
2.認識國旗,知道我國國旗的名稱是五星紅旗。是紅色的長方形上面有五顆金黃色的星星,一顆大星,四顆小星。
3.集體朗誦兒歌《國旗國旗我愛你》:
國旗國旗我愛你,國旗國旗紅又紅,
國旗上面五顆星,一顆大來四顆小,
國旗國旗我愛你!我們向您敬個禮!
4.幼兒以自己為祖國媽媽燃放禮花的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教師介紹背景圖,邊念兒歌邊添畫:點點點,畫畫畫,送給祖國媽媽小禮花,然后引導幼兒作畫——添畫煙花。
5.展示成果,把幼兒的作品在班級展示,讓幼兒體驗作畫的成就感。
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國慶節(jié)時帶孩子外出游玩,體驗國慶節(jié)歡樂的氣氛。
社會活動:紅旗飄飄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意識到升旗儀式的莊嚴。
2.知道升國旗時不能講話,學習向國旗行注目禮,愿意參加升旗儀式。
活動準備:
掛圖“紅旗飄飄”,升旗儀式的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紅旗飄飄”,播放升旗儀式的相關視頻,引導幼兒認識國旗。
2.組織幼兒排隊在操場上觀看中、大班幼兒的升旗儀式,提醒幼兒保持安靜。
3.引導幼兒觀察升旗的過程和升旗手的動作,提醒幼兒立正站直,對國旗行注目禮。
4.教師組織幼兒回班,分享參與升旗儀式的感受,表揚升旗儀式中表現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表演升旗儀式環(huán)節(jié)。
貳
中班:“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國慶節(jié)喜悅的氛圍,教師可帶領中班幼兒開展“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主題活動,幫助幼兒理解祖國媽媽的生日,初步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了解“國旗”“國徽”“國歌”,激發(fā)幼兒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社會活動:國慶真熱鬧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能說出我國的著名標志——國旗、國徽,知道國歌的旋律。
2. 幼兒能說出幾種慶?!笆弧钡幕顒有问剑層變后w驗國慶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國慶節(jié)外出游玩的經歷。
2.材料準備:國慶節(jié)熱鬧場景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請幼兒說說對國慶節(jié)的認識。
2.情景體驗。教師可播放國慶相關視頻,出示國慶節(jié)熱鬧場景的相關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們慶祝“十一”的方式。
3.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慶?!笆弧钡哪姆N形式和原因。
活動延伸:
1.建議家長在國慶節(jié)期間帶幼兒外出觀看或參與慶?!笆弧钡幕顒樱褂變撼浞指惺芄?jié)日的歡樂氣氛。
2.可讓幼兒拿起紙和筆,在家長的指導下畫出心目中的國慶節(jié)場景。
社會活動:各族人民一家親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維吾爾族、蒙古族、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及民族特色。
2.幼兒能夠尊重少數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
3.幼兒為祖國多元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對中國的少數民族有初步的認識。
2.材料準備:少數民族相關的圖片及歌曲《愛我中華》。
活動過程:
1. 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提問:“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2. 教師出示教具中的少數民族圖卡,引導幼兒觀察少數民族服飾特點。
3.引導幼兒了解少數民族同胞的飲食習慣和民俗。
4.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經驗,鼓勵幼兒尊重少數民族文化。教師提問:“不同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信仰,如回族人民不吃豬肉,和他們交朋友時我們該怎么做呢?”
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qū)投放新疆帽、孔雀裙、五彩橫條圍裙等,鼓勵幼兒在少數民族音樂中開展表演游戲。
2.請家長帶領幼兒結合旅行故事豐富幼兒對少數民族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了解。
大班:“我和祖國心連心”
基于幼兒之前對“祖國”這個名詞有一定的認知,教師可設計主題活動“我和祖國心連心”,引導大班幼兒了解如“我國有56個民族”“我國的四大發(fā)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等知識,豐富對祖國版圖的認知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感受祖國的成功與偉大,體會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美術活動:民族娃娃來做客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各少數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及服飾特色。
2.幼兒能欣賞中國不同民族豐富多樣的造型裝扮,感受各民族服飾的裝飾美,懂得尊重服裝文化的多元性。
3.在活動中,幼兒能夠綜合運用搓、揉、捏等泥塑方法,表現民族人物的形象特征。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大班幼兒已經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有各自的服飾特征;大班幼兒已有泥塑的經驗。
2.材料準備:
民族娃娃的示范作品2-3件,面泥或超輕土、泥工工具、牙簽。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民族娃娃”示范作品,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感受常見民族服飾的色彩和造型裝扮、觀察民族娃娃的整體結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探索制作民族娃娃的泥塑技巧,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民族娃娃。
3.在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表現出各民族服飾的裝飾特點。
4.教師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民族娃娃,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及制作方法,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評價作品。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結合美工區(qū)材料繼續(xù)裝飾民族服飾,還可以收集扣子、毛線、碎布料等材料,制作不一樣的民族娃娃。
2.引導幼兒將活動中自制的民族娃娃投放至表演區(qū)當作表演道具,進行表演游戲。
3.請幼兒在家里以繪畫的方式表現民族娃娃。
游戲:我是人民解放軍
游戲目標:
1.感受海、陸、空三軍在和平年代執(zhí)行任務的艱辛,引導幼兒對解放軍產生崇敬之情。
2.能與同伴合作,感受共同完成任務的快樂與成功。
游戲準備:
拱形門、爬網、平衡木、布條、墊子若干、解放軍搶險救災圖片若干。
游戲玩法:
1.教師與幼兒交談,引導幼兒了解解放軍有空軍、海軍、陸軍三種軍種。
2.將幼兒分為海陸空3組,請幼兒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小組歸隊,每組選一名隊長扮演司令,其他幼兒扮演隊員和被困災民,教師扮演三軍總司令。
3.教師出示解放軍搶險救災圖片(抗洪、抗震、雪災等),引導幼兒了解救災任務。
4.將戶外場地布置成災情現場,創(chuàng)設海陸空三軍在和平年代執(zhí)行任務的情境,請幼兒分組救災:
?、?地震導致山洞坍塌,“陸軍隊員”趴在墊子上匍匐爬過爬網,營救“被困災民”;
② 發(fā)生海嘯,“海軍隊員”用布條蒙眼走過平衡木的小橋,營救“被困災民”;
③ “空軍隊員”鉆過拱形門,向“被困災民”運送救災物資。
5. 鼓勵幼兒分享當解放軍的感受,總結成功救助“災民”的經驗。
游戲建議:
1.分組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說出加入這個隊伍的原因,鼓勵幼兒自薦成為隊長。
2.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幼兒的安全,提醒幼兒與同伴分工合作。
10、幼兒園活動方案——家長開放半日活動
活動目標
能夠按照一日活動組織與實施家長開放活動。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與家長溝通交流家長開放日相關事宜。
物質準備:區(qū)域活動材料、教學活動課件《葡萄》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生活活動
目標:
1.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洗手,并能用毛巾將手擦干。
2.喜歡喝白開水,養(yǎng)成勤喝水的習慣。
指導策略:
1.洗手步驟圖及兒歌引導。
2.飲水墻鼓勵幼兒多飲水,尤其引導生病幼兒主動多飲水。
二、教育活動
領域:語言
活動:《葡萄》
目標:1. 仔細觀察畫面,能夠理解狐貍詢問的人與葡萄種植方法之間的關系。
2. 嘗試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3. 樂于參加閱讀活動,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繪本課件《葡萄》
2. 經驗準備:有參與種植活動的經驗,了解一般植物生長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猜想故事,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我們來仔細觀察這本故事的封面
上有誰?請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
(二)第一次閱讀繪本,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1. 師:這個故事中都有誰啊?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 教師小結:這是一個小狐貍想要種葡萄的故事。小狐貍種葡萄需要用到什
么方法呢?小狐貍的方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種葡萄要有愛。小狐貍最后種成功
了嗎?讓我們再來讀一遍故事吧。
(三)精讀繪本,跟隨教師閱讀,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 閱讀故事前半部分內容,了解狐貍種植葡萄的準備工作
(1)閱讀繪本第 1-6 頁,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師:小狐貍種了一園子的葡萄,他特別想讓葡萄園豐收,吃上甜美的葡萄呢!
可怎樣才能讓葡萄長出最多、最甜的葡萄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2)閱讀繪本第 7-22 頁,了解狐貍種植葡萄的準備工作
師:那就我們一起來看看聰明的狐貍是怎么做的吧!
師:請問種植葡萄的真理是什么?(要有愛)狐貍又咨詢了哪些有愛的人呢?
他們分別是怎么告訴狐貍的?
2. 閱讀繪本后半部分內容,了解狐貍是如何種植葡萄的?
(1)閱讀繪本第 23-32 頁,了解狐貍種植葡萄的方法
師:狐貍想要種出特別甜美的葡萄,它用了哪些方法呢?他為什么這么做呢?
(2)閱讀繪本 33-36 頁,體會狐貍收獲的喜悅
師:最后狐貍是否種出了又大又甜的葡萄?他的心情怎么樣?
3. 教師總結:小狐貍最后通過種葡萄秘訣,就是:要有愛,種出了許多美味
的葡萄。在這個過程中,小狐貍不僅給葡萄澆水、施肥,給與葡萄依靠,還給葡
萄用音樂熏陶等等。通過這些有愛的方法才會種出好吃的葡萄。小朋友們也要向
小狐貍學習哦,學習小狐貍的愛心,做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四)幼兒講述故事,理解狐貍行為與愛之間的關系
1. 教師引導幼兒復述故事中主要情節(jié)
師:請你們先來回憶一下,小狐貍種葡萄的方法都有哪些?想一想,這些方
法都是誰告訴小狐貍的?
2. 教師出示繪本中,狐貍種植葡萄過程畫面,引導幼兒講述故事
講述畫面分別有:狐貍給葡萄澆水、施肥;狐貍保護葡萄苗;狐貍給葡萄苗
做支撐;狐貍給葡萄用音樂熏陶;狐貍看見一天天長大的葡萄,忍住不吃。
3.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講述得都很好,我們今天和小狐貍一起體會了種植葡萄的方法,那就是要有愛。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心中熱愛,才能做得更好。讓
我們一起學習愛心品格,向小狐貍學習吧。
(五)完整梳理,提升情感。
(1)看了這個故事,你最想對這只狐貍說些什么呢?
(2)你們覺得生活中還有哪些特別有愛的人,他們都是怎么做的?怎么說
的?
(3)你們希望成為有愛的人嗎?可以怎么做?
三、室內區(qū)域活動
重點指導區(qū)域:(積木區(qū)、圖書區(qū))
1.積木區(qū)
目標:對事物簡單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感興趣。指導:用描述形狀和空間的詞匯引導幼兒描述自己搭建的作品。
2.名稱:圖書區(qū)
目標:喜歡聽故事、兒歌,理解其大意,愿意跟讀兒歌,復述故事的一小部分或短小的故事。
指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四、過渡環(huán)節(jié)活動
1.介紹食譜
目標:了解多種食物對自己身體的好處,養(yǎng)成喜歡吃健康食物的良好習慣。
2.游戲名稱: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目標:能夠跟隨音樂進行簡單的律動,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五、戶外活動:
1.集體操:《小跳蛙》、《世界真美好》
目標:喜歡做模仿操,動作較連貫。
2.集體游戲:
名稱:《運糧小能手》》
目標:練習拉繩拖物跑動,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和平衡能力。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盡量不讓果子從車里掉出來。
3.分散游戲
目標:喜歡進行戶外活動,體驗運動游戲帶來的快樂。
準備:腳踏車、飛盤、高蹺。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騎腳踏車時保持平穩(wěn)。
11、活動方案——秋季運動會《親親寶貝》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與激發(fā)幼兒運動興趣,讓幼兒在濃郁的健身氛圍中自覺地參加體智能活動。
2.使幼兒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方法,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全面發(fā)展。
3.使幼兒學會克服看似難以克服的問題。
4.培養(yǎng)幼兒精神飽滿富有朝氣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5.培養(yǎng)幼兒間的高度信任;提高幼兒的人際溝通能力;引導幼兒換位思考,讓他們認識到責任與信任是相互的。
6.促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親情。
7.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8.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 毛巾、球筐、標志架
2、大龍球 、溜溜布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1. 親子互動(毛巾游戲)
?、僮層變号c家長手拿毛巾互相拉一拉、搖一搖、在搖的過程中加快速度,相互配合。
?、趯⒚碜兂尚∥舶头旁谟變旱纳砗?,家長去抓尾巴,反之互換。
?、蹖⒚砉梢粋€球,家長雙手變成一個圓形的球筐,讓孩子站在1至2米外進行投籃。
2. 親子游戲(敏捷性、靈巧性、距離感、平衡力、協(xié)調性)
?、贀舻构肢F(道具:大龍球)
將大龍球放置在家長與幼兒的正前方,在球的正前方4至5米處放置一個障礙物,稱為怪獸,父母與幼兒配合推動大龍球推到怪獸即為勝利。
?、诨锊迹哼^山洞鉆隧道 太空漫步
父母依次接力,分別站在兩側,手拿滑溜布,蹲下將滑溜布放在膝蓋的位置,幼兒像過山洞一樣依次鉆過;有幼兒通過后請父母將滑溜布抬至幼兒腰的位置,讓幼兒依次半蹲通過隧道;
隧道加大難度,讓幼兒依次從滑溜布上漫步過去,甚至小跑,膽小的幼兒可爬行通過;最后將滑溜布平鋪在地面上,讓家長依次緊貼的趴在滑溜布上,幼兒按順序依次從父母腰的位置爬行通過,爬到自己父母的身上后可以拍打一下父母的屁股以示成功。
?、奂议L集體放松毛毛蟲
幼兒的小手指變成一個毛毛蟲,爬呀爬,爬到肩膀上給父母捏捏肩膀,爬到后背上錘一錘肩膀,再爬到耳朵邊對父母輕輕的說一句我愛你,父母親一親寶貝的額頭,抱一抱。
12、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彈珠滾畫——美麗的手帕》教案反思
小班美術《彈珠滾畫——美麗的手帕》教案(附反思)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嘗試新的作畫工具,積極探索彈珠滾畫的多種滾法。
2.能夠按照步驟圖,通過對比、操作,發(fā)現"滾畫"的方法。
3.對滾畫活動感興趣,喜歡滾畫出的花紋。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玻璃彈珠若干,包裝盒的蓋子,人手一個,里面放"手帕"。
2、每張桌子一塊抹布及一份顏料(紅黃藍綠各一)放在透明的大飲料瓶里。
3、彈珠滾畫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一、經驗導入,學習新的彈珠玩法
1.瞧,這是什么,你玩過么?你平時是怎么玩的呀?
2.探索彈珠在盒子里怎么滾動: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新方法,不用小手,把彈珠放在盒子里,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它滾動起來?
3.你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啊?等下請你回到位置上試一試,要求是彈珠只能在盒子里,手不能到盒子里,玩的時候仔細想一想彈珠是在么滾動的。
二、利用圖譜,發(fā)現彈珠滾動的方法
1.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2.教師小結:老師根據你們滾動彈珠的方法編了首兒歌,上下來回滾動,左右來回滾動,四周來回滾動。
三、出示范例,探索彈珠滾畫的畫法
1.我?guī)砹艘粔K特別手帕,看看它和我們平時的手帕有什么不一樣?什么材料,線條呢?它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呀?
2.我們今天要用彈珠來畫畫,叫做彈珠滾畫。學習彈珠滾畫的本領。
3.熊伯伯的商店要進一批手帕,他想請小朋友幫個忙和彈珠一起把手帕完成好你們愿意么?
四、創(chuàng)設情境,知道彈珠滾畫的要求
1.教師出示彈珠滾畫的步驟圖,幼兒看圖講解。
誰來說說看彈珠是怎么滾畫出來的?
2.彈珠滾畫的方法已經知道了,那滾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1)滾得時候輕輕地不能讓彈珠寶寶掉下去哦,它會疼的,會哭的。
(2)要把彈珠寶寶送回家,哪個顏料盤里拿的就要還到那個顏料盤里,不可以混在一起喲,不然會變丑,變臟的。
(3)滾畫的時候要愛護我們的衣服哦,不要畫在衣服上。
(4)畫好了之后要把手擦干凈。
畫好了之后把手帕給熊伯伯,讓熊伯伯掛在他的商店里。
五、嘗試操作,體驗彈珠滾畫的樂趣
剛剛在滾畫的時候遇到什么問題了,你是怎么解決的?
六、游戲評價,欣賞彈珠滾畫的美麗
1.你們都很棒,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熊伯伯商店里的手帕,你喜歡哪一塊,買哪一塊?
2.熊伯伯的商店可以開張,我們小朋友有空可以去買了哦。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的發(fā)展水平來講,本次教學中運用勺子將彈珠舀起來,這種需要小肌肉群活動的動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師的幫助,然而將雙手托起,紙盒子東搖搖西晃晃,訓練大肌肉及胳膊活動能力,得到較為適宜的訓練。
本次活動主要得到愉悅情感的體驗,玩的開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麗的涂畫作品還需改進。
13、幼兒園大班活動《我眼中的秋天》區(qū)域活動方案反思
(一)閱讀與秋天有關的書
●活動經驗
了解樹的重要,感受樹木把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美好。
●活動材料
和樹有關的圖書,如《樹真好》
(幼兒學習資源③第 1~3 頁)、《兩棵樹》、《落葉跳舞》等。
●指導建議
1.請幼兒自主閱讀圖書。
2.和同伴說一說書中樹的故事。
(二)我眼中的秋天
●活動經驗
能用連貫的語言、優(yōu)美的詞匯描述海報中呈現的秋天。
●活動材料
孩子自制的家庭秋游活動照片、信息報等。
●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用能利用優(yōu)美的詞語
進行描述自己發(fā)現的秋天的變化。
反思:最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習歸納經驗,這對幼兒來說是個挑戰(zhàn),前面的活動是此環(huán)節(jié)的鋪墊,但是我并沒有在這過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比如:在田野上感受 “豐收”,在各種顏色上感受“金色”等,由于我對教案的把握不夠深入,缺乏教學機智,對孩子的引導不夠,致使孩子不能展開“談”、深入“說”。
14、幼兒園大班活動《柿子紅了》半日活動方案第一天
柿子紅了(半日活動)(第一天)
【教材分析】
到了秋天,柿子樹上的柿子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由小變大、由青到黃、由淺黃到紅, 這沒能逃過孩子們的眼睛。尤其是,樹上的柿子一片黃澄澄時,孩子們聚在樹下討論的興趣便更高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與探究是主動學習與表達的需要和動機,因此,本活動遵循幼兒本位,通過同伴協(xié)商、尋找工具、方法驗證、觸摸品嘗等自主體驗的方式,幼兒在自然情境中大膽嘗試,自然運用各領域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萌發(fā)幼兒觀察秋天環(huán)境變化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動目標】
1.了解柿子的生長情況,探討摘柿子的方法。
2.能獨立地或與同伴合作摘到柿子,并與他人分享柿子。
3.感受柿子豐收及收獲的喜悅。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摘柿子的工具,如:梯子、竹竿、布袋、特制棉墊等。
2.盛放柿子的筐子若干(筐上貼有相應工具標志)。
【活動過程】
1.結合幼兒的談話,引導幼兒觀察柿子,了解柿子的特點。
(1)提問:樹上結的是些什么?它們長的是什么樣子的?
(2)猜想:柿子現在可以摘了嗎?你有什么辦法知道柿子是不是熟了?
(3)小結:柿子變黃了,就說明柿子已經成熟了 ,可以摘下來了。
2.引導幼兒溝通協(xié)商,討論能將柿子摘下來的方法。
提問:柿子掛在哪里?摘的時候從哪里入手最好?有什么方法能夠摘到柿子?
小結:可以用梯子(爬梯子用手摘柿子);可以用長鉤子鉤住長有柿子的樹杈或柿子, 用特制棉墊接著或者由小朋友在樹下用布袋接住,以防摔爛;也可以請老師幫助,將小朋友托起摘到高高的柿子。
3.幼兒分組協(xié)商、搜集材料,選擇適當的方式采摘柿子。
(1)引導幼兒與同伴協(xié)商、找成人幫忙,探討摘柿子的方法。
(2)自主尋找工具,嘗試摘柿子。
(3)提示并引導幼兒注意安全:自身安全以及他人安全。
(4)幼兒自主觀察摘下來的柿子。4.將柿子帶回班級,進行清點總結。
(1)引導各小組清點柿子,比較數量。
(2)引導幼兒評價工具:你們覺得哪種摘柿子的工具最棒?為什么? 5.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1)看一看:柿子的形狀有點圓、有點扁,柿子的顏色有點黃、有點紅,柿子頂上有一個小蓋子(柿蒂)。
(2)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3)捏一捏:柿子是硬硬的。
6.引導幼兒品嘗柿子,發(fā)現柿子的味道。
(1)討論:柿子可以吃了嗎?
沖洗柿子,請幼兒品嘗柿子,大膽表達自己品嘗后的感受。(酸酸的、苦苦的)
(2)提問:原來我們的柿子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時候澀澀的,那為什么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柿子卻是甜甜的呢?
小結:我們平時吃到的柿子都是經過“捂”這一程序的,捂過的柿子才會變得甜甜的, 非??煽?。
7.引導幼兒回家查找不同方法,第二天嘗試將柿子捂熟。
15、幼兒園雷鋒日《雷鋒叔叔在我身邊——學雷鋒月》系列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弘揚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園“學雷鋒”活動深入持續(xù)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激發(fā)師生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奉獻社會的熱情,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加強我園精神文明建設,增強主人翁意識,學會尊重他人、保護環(huán)境、尊重自我。“學雷鋒”活動要立足本職,立足本園,使學雷鋒深入到每個班級。堅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橫幅:“學雷鋒 樹文明 獻愛心——靖江第二幼兒園學雷鋒月活動”2. 以海報形式,向教職工、家長、幼兒宣傳“學雷鋒”主題活動的意義和內容。(書香營建組負責具體落實,最遲于3月8日早上立于園門口,值周老師負責早晚的移動。)
活動一:開學第一課“聽一聽雷鋒故事”
活動時間:3月5日
活動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向幼兒講述關于雷鋒的故事,增進幼兒對雷鋒的認識與了解,激發(fā)幼兒學習雷鋒精神、做好事的愿望。
活動準備:PPT、雷鋒故事、雷鋒照片
活動二:獻愛心——“媽媽,節(jié)日快樂!”
活動時間:3月8日
活動形式:以“三八婦女節(jié)”為教育契機,各班教師組織幼兒給媽媽獻愛心等感恩活動,可以是制作一張賀卡、送一件小禮物或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畫一副媽媽畫像,各班自定內容。
活動三:“拯救植物角”大行動
活動時間:3月9日中午12:40
活動地點:植物角
活動形式:經過冬日寒風和大雪的摧殘,植物角盆栽有的干枯、有的受凍、有的凋零,但同時也有冒出新芽,需要修整。中午12:40,由團支部牽頭,對植物角進行重新規(guī)劃、整理、添置。
活動四:“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植樹節(jié)活動
活動時間:3月12日
活動形式:以“植樹節(jié)”為教育契機,樹立不亂扔垃圾、愛護身邊花草樹木等。
我為班級添綠:幼兒自愿帶綠色植物來園,班級設置富有個性化植物角。供幼兒觀察、養(yǎng)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各班)
我為幼兒園添綠:
1.時間上午9:30開始,大班幼兒對幼兒園種植區(qū)進行除草、整理、養(yǎng)護。整理幼兒園內外樹木,修剪枝條、拔草、撿樹葉、澆水等等,積極倡導愛護樹木人人有責,增強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
2.時間上午9:30開始,教育幼兒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yǎng)護綠化(清理垃圾)等活動。(小中班)
3.時間中午12:40開始,發(fā)動全園教師,對幼兒園植物角盆栽進行補給,充實。(教師提前準備)
我為我家添綠:鼓勵并支持幼兒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種一些小樹木、養(yǎng)殖一些小盆景。(通過家園溝通,鼓勵、支持幼兒的種植行為,后續(xù)在幼兒成長檔案以照片、文字形式進行反饋。)
活動五:“清潔家園,共創(chuàng)文明”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時間:3月20日
活動地點:東橋村小公園
活動形式:幼兒園團支部牽頭,帶上相應工具,組織帶領大班幼兒到義橋村小公園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清洗亂涂亂畫和“小廣告”、清理衛(wèi)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活動,幫助整治臟亂差,實現潔、齊、美,努力將社區(qū)營造成居民溫馨的家園。
活動六:“誰是小小雷鋒”評比活動
活動時間:3月下旬
活動形式:
1.各班以雷鋒為榜樣,聽雷鋒故事,學雷鋒精神,倡議每個小朋友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多為別人服務,如:樂意當媽媽的小幫手……學習像雷鋒一樣珍惜時間、像雷鋒一樣勤奮學習、像雷鋒一樣勤儉節(jié)約……到3月下旬,各班自行組織“誰是小小雷鋒”評比類活動。
2.各班利用班級“家園聯系欄”、班級博客、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宣傳雷鋒精神,從小事做起,人人做雷鋒,將班級“誰是小小雷鋒”評比活動向家長宣傳,獲取家長支持。
16、幼兒園半日活動方案《奇妙的球》范文
這是一節(jié)與圓形有關的半日活動,通過讓幼兒體驗與“球”有關游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引領幼兒在觀察、操作、探究中感知圓形的構成及特征。
時間
2019年3月26日
地點
幼兒園園內
活動目標
1、體驗與“球”有關游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引領幼兒在觀察、操作、探究中感知圓形的構成及特征。
3、知道圓形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能合理定制自己的“奇妙的球”活動計劃。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制作好“奇妙的球”活動預告,向家長微信群發(fā)送。
2.布置好教室環(huán)境:各類區(qū)域里均放入關于球的操作材料,戶外玩具呈現各種各樣的球類用品,主題墻上張貼的《可愛的羊角球》、《球類總動員》《球類運動》。
3.幼兒收集生活中的球類物品。
4.了解什么是“像球的物品”“球類游戲”。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球是一種特殊的形狀,其圓溜溜的外形和可以隨意滾動的特點總是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從出生開始,五顏六色,大小不同的球就是幼兒最喜愛的玩具。在幼兒生活的世界里,各類球形物體都包含豐富的知識,并體現人類創(chuàng)造的智慧。而且,球在人們的心目中還代表著一種文化的追求,即和諧,圓滿,統(tǒng)一。球類運動是幼兒體育活動中一個最普遍的運動形式,也充滿了競爭和公正的體育精神。
孩子們愛看球,玩球,在看球,玩球的同時,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還通過各種球類運動鍛煉了自己的身體。但是在玩的同時有會萌發(fā)出一系列的問題,“問什么球是圓圓的呢?”“問什么球可以滾動呢?”“大的球它就一定重些呢?”“球的肚子里有什么呀?”“球的比賽有哪些呢?”格子在幼兒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每名幼兒都有一件格子物品。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興趣點以及中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且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不斷提高的學習特點,融趣味性、探究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為一體設計了幼兒一日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具有“奇妙的球”特點的班級環(huán)境的浸潤,多種教育資源的挖掘與整合,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有機滲透。
二、活動過程
1.生活活動
(1)入園晨檢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進行各類球類游戲和運動。
(2)進餐環(huán)節(jié)幼兒欣賞不同的餐盤,體驗圓形圖案的美和特點,激發(fā)幼兒進餐食欲。重點關注進餐慢及生病幼兒的飲食情況。
(3)睡眠環(huán)節(jié)講述睡前故事《快樂的小氣球》,感受圓形的圖案。滿足幼兒午睡的個別化需求,關注特殊體質兒童。
(4)離園環(huán)節(jié)組織主題談話“灌籃高手”及“吹泡泡”的戶外留影活動,感謝家長對奇妙的球活動的支持。
2.戶外活動
集體活動。準備不同顏色種類的球。在晨練環(huán)節(jié)中組織幼兒按規(guī)律擺放圓形進行拍、跑、跳、爬練習,在集體體育游戲中幼兒籃球人手一個。玩“籃球技能練習”及“拋接球”“小球別動”游戲。重點指導幼兒在晨間操環(huán)節(jié)站成圓形的隊形,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并感知園的構成。
自選活動。教師提供球類區(qū)、大型戶外玩具區(qū)、室內建構區(qū)及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在球類區(qū)增加泡沫套圈、裝豆子的礦泉水瓶及長木板;在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增加30個毽子、5個沙包及20條尾巴,減少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的玩具。重點觀察室內建構區(qū)幼兒的建構水平,可以平行指導的方式,進行“圓形”的建構,為有組織的游戲活動做準備。注意鼓勵會運球幼兒、只會原地拍球幼兒、拍球不熟練等不同層次的幼兒運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挑戰(zhàn)更高難度。
3.學習活動
【活動一】紐扣找家(重點領域:數學)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fā)現的快樂。
2、復習點數5以內數量的物體。
3、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征給紐扣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知道5以內的點數。
(2)物質材料準備
紐扣若干,2個盤子、1張記錄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觀察老師衣服上的紐扣,數數有幾粒。(復習點數的5以內數字。)看誰數的又快又好。
二、觀察多樣的扣子,尋找紐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教師提問:
這些是什么?讓我們數一數有幾顆?
這些紐扣看上去不一樣,請你說說紐扣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幫助幼兒找特征。)
這些紐扣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它們有哪些是一樣的?(發(fā)現都是圓的。)
請你們按紐扣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紐扣分成兩份,并記錄各有幾顆。
2 觀察記錄紙,討論記錄方法。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紙上有什么,并共同商討出一個最好的記錄方法。
3 鼓勵幼兒嘗試分類與記錄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4 請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并演示講述分類方法。
師:說說你是根據什么分的。
三、利用紐扣拼圖。
師:紐扣可以扣衣服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告訴同伴拼了什么,用了幾顆扣子,鼓勵幼兒用紐扣拼各種物品。
四、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他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二】汽車輪子(重點領域:藝術 音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用合適的方法記憶弱起的節(jié)奏。
2、體會歌曲的歡快的節(jié)奏,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車輪的轉動及其速度的快慢。
3、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展開想像。
活動重點難點:
隨著快慢音樂的變化,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教師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想像、表達。
活動準備:
1、音樂視頻、幼兒的座位排成四排,類似于公共汽車的座位。
2、活動前在家長的陪同下有觀察過馬路車輛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公共汽車要開嘍。
1、教師一邊以鮮明的肢體動作表現歌詞,一邊愉悅地吟誦歌詞:馬路上,公共汽車輪子轉呀轉,轉呀轉,滿街的跑;公共汽車喇叭嘟嘟嘟,嘟嘟嘟,漫天的響。
2、現在,我們來扮演公共汽車里的乘客。公共汽車要開嘍!
3、幼兒傾聽伴奏音樂,模仿乘客愉快的按節(jié)奏晃動身體。
4、現在,我們來模仿公共汽車的輪子。輪子是怎么轉的?
5、幼兒傾聽伴奏音樂,做車輪轉動的動作。
二、公共汽車輪子轉呀轉,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曲,這首曲子長唱的就是公共汽車。
1、完整欣賞歌曲,說說這首歌唱了什么。
2、教師帶領幼兒按節(jié)奏念歌詞。
重點練習:xxxx /xx/ x -/和/x -/x x/x -/的節(jié)奏。
3、快快轉和慢慢轉,幼兒學唱,邊唱邊用拍手的方式感受它的節(jié)奏。
4、重點學習弱起節(jié)拍"看""聽"處的演唱方法。
5、完整演唱,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車輪的轉動。
三、討論:馬路上除了公共汽車,還有什么車?
根據幼兒的回答讓幼兒替換歌曲中的車名,嘗試演唱。
4.游戲活動
有組織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組織幼兒玩益智游戲《分豆子》。
活動目標:
能把不同種類的豆子進行分類,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游戲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對“豆子種類”有一定認知。
(2)物質材料準備
各種豆子、盤子等。
游戲過程
(1)觀看“豆子”的實物,豐富幼兒經驗,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2)幼兒分工:有負責分豆子的,裝豆子的。鼓勵幼兒嘗試探究豆子的多少能發(fā)出的聲音大小不同。
(3)幼兒開始“工作”:幼兒按照分工搭建室內環(huán)形的立交橋,進行游戲,重點指導幼兒擺放的手法,并設計新的建筑,記錄下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4)與幼兒進行游戲回顧。采用表演再現、談話、圖像回顧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積累游戲中解決問題的經驗。
自主游戲環(huán)節(jié)開設區(qū)域主要有:益智區(qū)“圓形的串珠”、表演區(qū)“鈴鼓舞蹈”、美工區(qū)“可愛的紙杯”圖書區(qū)“有趣的圖書”、建構區(qū)“圓形的球體”。
在美工區(qū)增加紙筒、圓盤 ;在表演區(qū)增加投放腰鼓、軍鼓、等供幼兒進行表演。益智區(qū)增加串珠、乒乓球,滾珠玩具、建構區(qū)投放幼兒和老師收集的不同的瓶子、盒子、罐子物品及可供幼兒自己選擇音樂的播放器,準備風格不同的音樂;將美工區(qū)和表演區(qū)位置調整成相對聯通狀態(tài)。重點指導幼兒友好協(xié)商、合理調整區(qū)域人數,進行區(qū)域之間的聯動。觀察幼兒對新投放區(qū)域材料的使用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17、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公開課教案及課后反思《神奇的奶?!贰顒臃桨?/h3>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五彩繽紛。
二、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故事情節(jié)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與口語能力。
三、 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變色后的愉悅心情,教育幼兒不挑食。
四、 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五、 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句式:ⅹⅹ喂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色。
活動難點:
運用以上句式仿編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一、 知識準備:參觀“蔬菜市場”,引領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蔬菜。
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能擠出彩色牛奶的奶牛教具一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今天啊,有一位神奇的朋友要來這里做客,想知道她是誰嗎?
(老師出示奶牛教具,引出課題。)
二、記住故事題目,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習句式:喂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1、記住故事題目,
師:她呀,可不是普通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薄?/p>
(幼兒復述“神奇的奶?!?—3遍)
2、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說句子。
(1)老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老師一邊根據故事內容表演“擠牛奶”過程,一邊引導幼兒學說句子“喂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三、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學故事第二部分;(學習句式:ⅹⅹ喂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第二段至第五段)。
師:還有更神奇的事情呢!小朋友,請看畫面,再聽一聽更神奇的事情是什么?
2、逐段分析理解故事情節(jié),學習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師:哪些小動物喝牛奶變色了?
(老師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圖片)。
(2)師:小白兔給奶牛吃了什么顏色的什么菜,擠出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什么兔?
(老師根據回答貼上相應的圖片,并引導幼兒復述故事情節(jié),學說句子。)
(3)師:請大家再看畫面,看看小朋友說錯了小兔怎么變的沒有。
(全體幼兒觀看故事第二段畫面,復述句子。)
(4)師:小黑貓、小花鹿、灰狐貍又喂奶牛吃了什么顏色的什么菜,擠出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什么顏色呢?請小朋友再看畫面,
(幼兒觀看故事三到五段故事畫面后,回答老師提問,老師根據回答貼上圖片。)
(5)師:四個小動物給奶牛吃了四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了四種不同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四個不同顏色的新自己。真是太神奇了!大家記住它們是怎么變的了嗎?請大家看著圖片講我聽聽。
(幼兒看著黑板上的脈絡圖,完整復述故事第二部分內容,學說句子)
四、教學故事第三部分,仿編故事情節(jié);(仿照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本毩曊f話。)
1、老師講述故事第六段。
2、出示幼兒熟悉的若干動物形象,引導幼兒仿編故事情節(jié)。
師:有了神奇的奶牛,四個小動物不僅可以變自己喜歡的顏色,還能變回自己原來的顏色,真是太有趣了。森林里其它動物知道了這件事后,許多動物都來了,大家都想變色呢!不過,它們說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出變色的主意,現在請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動物,告訴它喂奶牛吃什么顏色的什么菜,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它喝了變什么色,好嗎?
(點兩名幼兒站前面說后,讓幼兒互相說,老師巡回指導。)
五、教學故事第四部分,豐富詞匯:五彩繽紛。
1、老師講述故事第七段。
2、學習詞:五彩繽紛。
師:“五彩繽紛”就是說許多好看的顏色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如:春天的草地上有……的花、菜市場有……的蔬菜、過年時天空上有……的煙花。
六、完整欣賞故事,結束活動。
1、師: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再聽聽好嗎?
(幼兒完整觀看多媒體課件并聽故事。)
2、贈送奶牛,結束活動。
師:聽完這個故事啊,我也想變色了,我要喂奶牛吃紅紅的辣椒,就擠出紅紅的牛奶,我喝了變成紅紅的我。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變色啊?(想)。那好,我呀把奶牛送給你們,以后你們想變什么顏色就喂奶牛吃什么顏色的蔬菜,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你喝了就能變了。
(送奶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神奇的奶牛》—— 教學反思
今天這節(jié)課,我感覺孩子們的學習是積極的、愉快的、輕松的;從孩子們的興趣與課堂表現來看,是孩子們所喜愛的,并且是有效的。
讓中班的幼兒學說并運用具有三個層次關系的復雜句式,難度挺大的,但經過我對教材內容的剖析、提煉,對教學難點的分散、化解,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還是做到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了讓幼兒主動有效的學習。從幼兒的學習狀況可以看出:我定位的各項教育目標均已達成,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學活動。
本次活動之所以能成功,我總結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成因:
一、準確的角色定位。
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活潑的外形、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tài)度,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毒V要》中提出:“教師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痹诨顒又校覐氖贾两K堅持著這個原則,所以孩子們能毫無拘束的表現、輕松愉快的表達,使整節(jié)課的氣氛都處在積極、熱烈之中。每進入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老師簡潔、準確的指引話語總能讓幼兒圍繞活動主題去想、去說、去討論,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以充分的進行。
二、準確的目標定位。
作為語言課,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便是它的終極目標,而語言能力的表現就是說聽、說、讀、寫的能力,這四個方面既相互滲透又相互獨立。我這節(jié)課的活動重點定位在“說”的能力培養(yǎng)上,我認為是準確的,為了有效的達到這個目標,我又把它具體到一句復雜句的學習上。在完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把復雜句分解成三個層次,讓幼兒逐層深入、層層遞進的學習與練習,這樣幼兒學得輕松、老師教得也輕松。
三、充分的知識與教具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中班的幼兒對顏色的認識已有一定的經驗,可對蔬菜種類及蔬菜名字的認識卻是很有限的,為了讓幼兒在課堂上做到“有話可說”,所以我安排了課前的參觀活動,為幼兒作相關的知識準備。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及化解活動的難點,制造活動的神奇氛圍,我精心的制作了教具“能擠出彩色牛奶的奶?!?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復雜的文字內容和表達方式變得形象、直觀、一目了然;非常輕松的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教學模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尤其是童話故事,最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是以往的教學活動一般都是采用整體感受——分段理解——完整復述的模式進行。幼兒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后便沒有了新鮮感,注意力開始分散,后面也就沒有興趣聽老師的講解與分析了。針對這種現象,我把故事化整為零,讓故事情節(jié)成為這節(jié)課引導幼兒進行活動的導索,引導著幼兒由淺入深的理解故事內容,完成學習任務。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又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獲取知識,保持了幼兒的新鮮感與濃厚的學習興趣。
當然,在成功的課也總會有瑕疵存在,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改進才能有更好的活動方案出現。一節(jié)課下來,我自己感覺到的不足之處有:
一、如果事先準備一些彩色的果蔬牛奶讓幼兒課后品嘗,可能這節(jié)課會更完美。
二、幼兒的知識儲備不夠,多數幼兒說不出蔬菜名,也許簡化一點:讓幼兒只說出“ⅹⅹ顏色的蔬菜”而不是“ⅹⅹ顏色的ⅹ菜”,卡殼現象可能就不會發(fā)生。
三、圖片擺放應稍微改動一下。
18、幼兒園閱讀活動《圖書小屋——愛看書的我》小班區(qū)域活動方案
材料
布書、硬皮書等不易撕破的書,親子制作的《我的家人》相冊。
玩法與建議
1.關鍵經驗:引導幼兒每次選擇一本圖書,從前往后逐頁翻閱, 提醒幼兒看完后將書放原處。
2.玩法:提示幼兒安靜看書,不大聲講話,走路輕輕,說話輕輕, 翻書輕輕。
3.建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片,理解畫面內容。幼兒觀察時,教師可提出“圖中有什么”等問題。
4.關注幼兒翻書的方法,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一頁一頁翻看、看完后將書放回原處的良好習慣。
19、幼兒園半日活動《義賣統(tǒng)計》大班活動方案
【教材分析】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fā)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fā)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本主題系列活動“愛心義賣”中,出現了許多物品, 需要進行分類,數一數,比較多少。本節(jié)課主要引導幼兒采用條形統(tǒng)計法比較物品數量的多少,幫助幼兒形成較規(guī)范的統(tǒng)計概念及方法。接著,將統(tǒng)計好的物品進行義賣,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品質,體驗奉獻帶來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小事做起,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身邊每一個需要關愛的人。
【活動目標】
1. 了解義賣活動的意義,嘗試根據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標價、買賣。
2.學習用條形統(tǒng)計的方法感知數量多少,能自制條形統(tǒng)計圖進行物品統(tǒng)計。
3.樂意參加義賣活動,產生對貧困山區(qū)小伙伴關愛的情感。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幼兒從家里帶來各類參加“義賣”的物品;4 各小貨架、物品若干,如文具類、玩具類、圖書類,數量在 10 以內; 幼兒人手一份:水彩筆、白紙 1 張、統(tǒng)計表;1 元、5 元、10 元價格標牌若干;各種紙質材料、軟管、剪刀、顏料、膠水、各色記號筆、義賣海報等放在操作的桌子上;PPT。
2.經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討論幼兒園“義賣”的意義、形式。
【活動建議】
1.師幼討論義賣玩具的程序,并按照物品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
(1)師幼討論義賣玩具的程序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怎樣進行義賣嗎?
(收集—分類—標價—義賣)
(2)幼兒討論,探索將物品分類擺放的方法。提問:我們籌集了很多物品, 怎樣擺放物品更整齊合理?
(3)引導幼兒按照物品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歸放。
小結:我們可以把玩具物品分為圖書類、玩具類、文具類。玩具類中又可以分為交通工具類、插塑類、毛絨類等。
2.感知探索,幼兒學習條形統(tǒng)計的方法。
(1)交流討論,用自己的方法統(tǒng)計出物品的數量。
提問:義賣物品這么多,它們的數量是多少?請你想辦法統(tǒng)計一下。
(2)交流統(tǒng)計結果,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學習條形統(tǒng)計的方法。
提問:請看這張圖上記錄了什么物品?各有多少?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和你們剛才記錄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tǒng)計,叫做條形統(tǒng)計圖??梢酝ㄟ^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3.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tǒng)計圖,引導幼兒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現在請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tǒng)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義賣物品進行統(tǒng)計。
(2)展示幼兒統(tǒng)計圖,交流分享。
提問:你統(tǒng)計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品最少?
4.根據玩具的大小、新舊程度等特性為“義賣”玩具進行標價。
(1)教師出示 1 元、5 元、10 元價格標牌和三種不同的玩具,請幼兒標價。提問:你們覺得這三種玩具哪個可以賣 1 元?哪個可以賣 5 元?哪個可以賣
10 元?為什么?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玩具的材料、新舊、大小等來給玩具進行標價。
(2)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給每個玩具進行標價,并相互觀察標價的合理性。
5.幼兒合作商討,為“義賣”玩具設計廣告。
(1)幼兒自由討論、交流,確定用廣告的方法實現。
提問:義賣時,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商品?怎樣才能吸引整個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家長來買你的玩具呢?什么樣的廣告最方便,我們能很快做出來?
(2)幼兒和同伴制作海報,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6.了解義賣活動的意義,增加關愛災區(qū)小朋友的情感。
(1)幼兒觀看課件,增加關愛災區(qū)小朋友的情感。
(2)各組裝飾賣場,并進行義賣活動。
小結:今天我們?yōu)閰⒓印傲x賣”的玩具進行了分類、標價。還設計了廣告, 我們將義賣所得錢全部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讓他們也有玩具玩、有書看,像我們一樣開心、快樂。
20、幼兒園大班區(qū)域活動《愛在我身邊》活動方案
角色扮演區(qū)
《我做哥哥了》
【材料】
繪本背景圖、繪本中人物頭飾一套。
【玩法與建議】
1.產生“我當哥哥”的自豪感,愿意將自己的本領教給弟弟妹妹。
2.能夠大膽表達故事中人物的特征、根據自己的本領創(chuàng)編故事。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美工制作區(qū)
一、《送給媽媽的禮物》
【材料】
提供各種顏色毛線團、剪刀、膠水、各色彩紙、光盤等廢舊材料。
【玩法與建議】
1.根據對媽媽的了解和媽媽的愛好,學習簡單的編制方法,能用折、套等技能用彩繩編織簡單的飾物。
2.根據自己的設計選取材料開始制作,剪成長短不一的毛線或團成球的方法來裝飾送給媽媽的禮物,制作過程中要注意膠水的使用方法。
二、《父與子》
【材料】
提供炭筆、水彩筆、油畫棒、牛皮紙、衛(wèi)生紙、爸爸和孩子的合影等。
【玩法與建議】
1.幼兒先認真觀察父子面部特征,如和藹可親的表情、一起游戲時的表情以及父子的外形特征再進行繪畫。
2.繪畫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突出父子的特點,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構圖,構圖清晰,繪畫勻稱,注意炭筆的使用和涂抹方法。
三、《愛心早餐》
【材料】
橡皮泥、太空泥、早餐圖片(豆?jié){、油條、餡餅、包子、各種粥)
【玩法及建議】
1.出示各種早餐圖片,請幼兒說說這是什么?怎樣用橡皮泥、太空泥進行制作?你想為家人制作什么樣的早餐?
2.引導幼兒運用揉、捏、團、拉等方法為家人制作適宜的早餐。
3.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早餐以及所制早餐對家人身體的好處。
21、《春天我與雷鋒相約在一起》主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倡導環(huán)保、文明新風,培養(yǎng)師生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優(yōu)良品質。
2、加強我園精神文明建設,也充分展示團支部成員吃苦耐勞的精神,緊跟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需求,豐富和發(fā)展新時期學雷鋒活動的內涵和形式。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宣傳海報條幅、育兒知識、圖書、玩具、清潔工具等。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指導思想:
深入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推動學雷鋒活動和青年志愿者行動深入開展,培養(yǎng)幼兒從小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德,從而進一步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弘揚雷鋒精神,讓品德教育滲透幼兒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個細微之處,引導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公德。
二、活動主題:“春天,與雷鋒相約在一起”
三、活動時間:2018年3月
四、活動內容:
(一)宣傳發(fā)動階段
活動一:以團支部為主營造氛圍
1、利用主題墻、倡議書、宣傳海報條幅等形式發(fā)動團員重讀雷鋒日記,演講雷鋒故事等。
向教職工、家長、幼兒宣傳“雷鋒精神代代傳,創(chuàng)建和諧我參與”主題活動的意義和內容。
2、以團支部為主要牽頭,向團員進一步宣傳“團員意識”和“雷鋒精神”。
活動二:針對“學雷鋒月”開展主題班會
各班由班長組織主題班會,對三月份學雷鋒活動進行討論,討論內容如:雷鋒有哪些精神、雷鋒有哪些感人故事、我們應該如何學雷鋒、你認為現代的雷鋒精神是什么等。讓幼兒認識到雷鋒精神處處可體現,在現實生活當中處處學習、體現雷鋒精神。
活動三:以班級為主,輻射濃厚氣氛
1、以班級為單位,向全園幼兒宣傳“雷鋒叔叔的精神”。
2、各班出好一期有關雷鋒的板報。要求:板報主題要鮮明,內容要切合班里的實際,大力宣傳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義的好人好事來做典型。
(二)活動開展階段
活動一:“學雷鋒精神,樹窗口形象”
在幼兒園黨支部直接領導下以“義教”為主題, 通過家長座談會、網絡微信平臺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方法,并接受家長的咨詢。
活動二:“學雷鋒精神,起榜樣帶頭作用”
小、中、大班年級組針對幼兒年齡,以年級組為單位,自主管理實施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學雷鋒活動。
1、大班——“愛心進社區(qū)”
能夠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給爸爸媽媽及老師添麻煩。在班級里,與小朋友團結友愛,使班級像溫暖的家,引導孩子們愿意幫助別人,知道關心班集體。學做好事——走進社區(qū),主動撿一撿垃圾,給社區(qū)爺爺奶奶唱唱歌……等等。
2、大班——“大帶小活動”
了解照顧弟弟、妹妹的方法。帶弟弟妹妹進行活動,學習照顧他們,和他們一起學習,幫弟弟妹妹整理衣服、給他們講故事、做游戲,安慰他們情緒等。在活動中體驗照顧幼小弟弟妹妹后所獲得的快樂感及自身能力得到發(fā)展的成功感。
3、中班——“愛心在啟夢”
老師帶領孩子們給幼兒園桌、椅、大型玩具……擦擦洗洗,讓幼兒園環(huán)境煥然一新。通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做好事幫助別人的快樂。
4、小班——愛心進家庭。
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鼓勵小朋友為奶奶、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如分擔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禮物等。
活動三:家園合作,雷鋒精神代代傳,開展“捐書,捐物”活動,為鄉(xiāng)幼兒園的孩子送愛心。
通過家長、教師給幼兒講故事、說兒歌、歌曲、圖片、談話等形式讓幼兒認識雷鋒,更加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理解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跋蜇毨У貐^(qū)兒童捐一本書,捐一件玩具,讓孩子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四:“小手牽大手”
幼兒、家長、教師互動,爭做現代“活雷鋒”。評選出“文明寶寶”、“文明家長”、“文明教師”。
活動五:結合季度“文明之星”評選、表彰“小小活雷鋒”。
五、活動要求:
(一)各年級組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安排,制定詳細、有特色的活動計劃,活動后寫好總結。
(二)力求各班都有活動,參與面大,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優(yōu)良品質。
(三)立足校園,持之以恒。將學雷鋒活動貫穿全期,持之以恒學雷鋒,真正做到雷鋒精神駐心中。
(四)做好資料收集、信息反饋工作。
22、幼兒園月末展示活動方案——跳體育游戲
小編設計此次體育活動,主要是為了向家長展示各年齡階段幼兒跳的動作發(fā)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通過體育游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與集體榮譽感,鍛煉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向家長展示各年齡段幼兒“跳”動作發(fā)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見證孩子們動作發(fā)展的進步。
2、通過體育游戲的戶外展示活動,培養(yǎng)教師口語表達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師結合《指南》進行體育活動設計、活動教學組織等專業(yè)能力。
3、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樂于參與競爭意識,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集體榮譽感,促進幼兒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準備活動場地、器械和道具。
2、利用戶外活動時間進行平行班級間的配合演練。
3、幼兒園和班級提前做好家長通知和參加活動動員工作。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指南》在健康領域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以促進幼兒的動作發(fā)展和協(xié)調能力。為此,幼兒園一直以促進幼兒走、跑、跳、平衡、投擲、鉆爬與攀登等基本動作為核心,有目的地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近一階段,主要以“跳”這一基本動作為主,根據大、中、小、托各年齡段幼兒動作發(fā)展水平,結合指南的具體要求,以游戲為主要方式進行了階段性的訓練,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孩子們的動作發(fā)展有了很大進步,為了展示這一成果,幼兒園圍繞“跳”這一動作開展體育游戲月末展示活動,制定方案如下:
活動內容:
以展示“跳”的動作發(fā)展為主要內容,以游戲為主要活動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有梯度的環(huán)節(jié)銜接。整個活動過程進行隊列隊形、體
育游戲、放松活動三個方面的展示。
1、大班:
口令與隊列隊形:向前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向右轉-向左轉-二路縱隊變四路縱隊——分隊走——合隊走——裂隊走——并隊走——切段分隊走
跳的動作:單腳連續(xù)跳、雙腳跳,高處往下跳、助跑跨跳、立定跳遠、原地縱跳觸物
2、中班:
口令與隊列隊形:稍息-立正-大臂向前看齊——向前看——集隊形集合;1~2報數——二路縱隊變四路縱隊——四路縱隊變二路縱隊——向左、向右轉——分隊走、合隊走、裂隊走、并隊走
跳的動作:單腳連續(xù)跳、立定跳遠,高處往下跳、助跑跨跳
3、小班:
口令與隊列隊形:立正—原地踏步走—向前看起向前看
—立正—二路縱隊變" 一路縱隊 " 一路縱隊變 " 二
路縱隊"四路縱隊"二路縱隊變。
跳的動作:雙腳連續(xù)跳、高處往下跳、原地向上跳
4、托班:
口令與隊形:一個跟著一個走,走直線,走圓圈
跳的動作:雙腳向前跳
活動時間與安排
1月29日:
《小袋鼠摘蘋果》托班
道具:小袋鼠頭飾若干、蘋果圖片若干、戶外玩具若干、彩虹傘音樂:《卡丁車》、《大巨人與小矮人》、《森林小鳥》、《輕音樂》
《快樂農場》小班道具:蘑菇、葡萄圖片、平衡木、即時貼(1米長紅色褐色4條)
音樂:《泡泡卡丁車》、《公雞叫》、《去郊游》、《卡農》
《快樂跳跳跳》中班
道具:飛盤、呼啦圈、自制障礙欄、小椅子
音樂:《小青蛙》,《安妮的仙境》
《小小特種兵》大班
道具:四條紙殼板、紙殼做的小釘子、圓盤若干
音樂:《運水歌》、《勇往直前》《特種兵向前沖》
23、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我為祖國獻贊歌》
國慶節(jié)是舉國歡慶的日子,要從小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輩奮斗來的,讓幼兒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并能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媽媽獻上祝福。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
2.技能目標:敢于在舞臺上大膽展示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媽媽獻上祝福。
3.情感目標:愛祖國,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校準備:
材料準備:100*80cm紅色布兩塊,鈴鼓25個,小紅旗100個,啦啦操花球、向日葵若干
2.教師的準備:
(1)大一班:硬幣道具25個,升旗儀式的相關裝備、小主持人及主持稿、音樂、金星10個。
(2)大二班:紅星人手一個,頌歌音樂
(3)大三班:頌歌音樂
(4)大四班:頌歌音樂
3.幼兒的準備:
集體穿園服
4.家長的準備:
材料準備:為幼兒準備園服,參與志愿者的家長穿志愿服。
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開場詞:升國旗開場。(責任班級:大一班)
2.國旗下講話。(責任班級:大一班)
3.我為祖國獻贊歌——《閃閃紅星》。(責任班級:大二班)。
4.我為祖國獻贊歌——《沁園春——雪》。(責任班級:大三班)
5.我為祖國獻贊歌——《我愛北京天安門》。(責任班級:大四班)
6.我為祖國獻贊歌——《紅歌聯唱》。(責任班級:大一班)
7.展示并集體拍照留念。
活動延伸
明天就是國慶節(jié)了,除了可以為祖國媽媽獻贊歌,你還想為祖國媽媽做些什么?請小朋友一起說一說,或者畫一畫,假期結束之后一起帶著作品進行分享吧!
24、教案幼兒園活動方案《游戲伴我成長》
活動目標
1.喜歡上幼兒園,增進與同伴之間的交往,讓其感受到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2.豐富生活經驗,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豐富游戲內容。學習用語言、動作來進行交流。
3.能友好地主動地與同伴合作游戲,制定游戲的規(guī)則,大膽地用語言交流,遇到困難能大膽地、主動地去解決。
4.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習慣、堅韌的意志力。
5.鞏固原有常規(guī)的基礎上,學習遵守新的游戲常規(guī),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提高游戲活動的安全意識。
6.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有認識與探索的興趣。
7.遵守規(guī)則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主動活動,有初步責任感。
8.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9.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活動時間:2018年10月22日—11月23日
1.開幕時間:2018年10月22日星期一上午9:00—9:30
2.閉幕時間:2018年11月23日星期五 上午9:00—11:30
活動地點:
1.開幕式地點:園內操場
2.閉幕式地點:待定
活動口號:快樂童年,游戲相伴
活動對象:
1.開幕式:全體幼兒、星暉全體教職工
2.閉幕式:星暉全體教職工、幼兒及家長
活動準備:
1.策劃與制定活動方案草稿,全體教師討論方案草稿并提出修改意見,完善方案;
2.各班老師通過網絡查找各種各樣的幼兒游戲。
3.著重幼兒游戲教育的資料查找、構思基本活動課程。
4.各班級通過智慧樹平臺及時宣傳,收集各種游戲活動記錄照片,為成果展示做準備。
5.做好開幕式、閉幕式的準備。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活動流程:
一、開幕式活動流程
主持人:譚春虹
(1)9:00一9:10全園班級幼兒、老師集中戶外操場。
(2)9:10一9:30 園長宣布正式開幕,并與幼兒一起喊出口號:快樂童年,游戲相伴
二、游戲伴我成長主要活動內容
(1)第八周(10月22日—10月26日)森林聚會
1.以“森林聚會”為情景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民間游戲、體能游戲、手指游戲、音樂律動、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游戲、社會體驗)
2.在游戲中學會交往,協(xié)商,遵守規(guī)則等社會性行為。
3.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4.學習自己購物,體驗購物的程序及規(guī)則,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提高交往能力。
(2)第九周(10月29日—11月2日)植物大作戰(zhàn)
1.以“植物大作戰(zhàn)”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民間游戲、體能游戲、手指游戲、音樂律動、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游戲、社會體驗)
2. 學習分角色表演故事,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
3.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懂得怎樣愛護植物。
4. 能關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初步具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3)第十周(11月5日-11月9日)水果寶寶
1.以“水果寶寶”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民間游戲、體能游戲、手指游戲、音樂律動、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游戲、社會體驗)
2.學做簡單的音樂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愉快情緒。
3.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夠進行表述。體驗想象畫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4.了解銀行是可以存儲、轉帳等功能,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參觀銀行的快樂。
(4)第十一周(11月12-11月16日)百變蔬菜
1.以“百變蔬菜”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民間游戲、體能游戲、手指游戲、音樂律動、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游戲、社會體驗)
2.在游戲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培養(yǎng)交往能力。
3.了解游戲的玩法,跟著規(guī)則與音樂進行游戲。
4.知道菜場是人們買菜的地方,它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親身感知體驗在菜場買菜方式,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5.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掌握菜場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5)第十二周(11月19日-11月23日)玩具總動員
1.以“玩具總動員”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民間游戲、體能游戲、手指游戲、音樂律動、角色扮演、創(chuàng)造性游戲、社會體驗)
2.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扮演角色游戲。
3.樂意參與游戲活動,并通過游戲活動發(fā)展協(xié)調能力及靈敏力。
4.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提高游戲活動的安全意識。
5.通過好玩的親子游戲,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增進與家人之間的情感。
三、閉幕式活動流程
主持人:譚春虹
以親子游戲的形式快樂閉幕
活動安全注意事項:負責人:侯偉
(一)敬請在活動過程中確保孩子、老人及自身安全,保管好自身財產。
(二)敬請在活動過程中給孩子做好表率作用、文明禮讓、團結友愛;遵守活動規(guī)則,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三)活動結束后,全體教職工整理場地。
應急預案:負責人:侯偉
(一)出現人員、幼兒身體不適時工作人員應立即護送患者到醫(yī)務室,醫(yī)務室決定是否送到醫(yī)院救治。
(二)在進場、退場和活動進行時出現擁擠情況,工作人員應立即趕到現場維持秩序,安撫人員情緒,疏導人流。
(三)其他狀況,按幼兒園各項緊急預案進行。
25、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歌曲《小小腳印真有趣》
中班音樂活動——歌曲《小小腳印真有趣》
活動目標:
1、掌握X X X 節(jié)奏型,注意區(qū)分歌詞中的動詞。
2、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觀察不同動物的腳印特征,嘗試創(chuàng)編不同小動物的腳印替換原有歌詞完整演唱。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發(fā)音練習,引起幼兒興趣
傾聽音樂旋律,利用《我愛我的小動物》進行轉音練習
二、模仿小動物,進行節(jié)奏練習
根據節(jié)奏X X X學小鴨子叫、小兔跳
三、初步理解歌詞,感受歌曲節(jié)奏。
1、操作課件,以故事引出主題。
冬天,雪人孤零零的站在雪地里,他多想有個伴啊?!皣\嘰嘰 嘰嘰嘰”誰來了啊?小雞在雪地里留下了一串腳印
2、了解不同動物的腳印,理解歌詞內容
(1)討論:小雞的腳是什么形狀的?腳印象什么?用你的小手怎樣表示它的腳?(師朗誦:小雞的腳是尖尖的,走來又走去,竹葉撒滿地,竹葉撒滿地)
(2)這是誰的腳印?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師朗誦歌詞)
3、師小結:原來,不同小動物的腳印是不一樣的
4、觀看課件,總結前兩段歌詞。
四、欣賞學唱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1、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完整欣賞。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說說這首歌與平常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感受、學習念白節(jié)奏)
(2)教師范唱第二遍,掌握歌詞內容。
教師根據歌曲內容進行表演,幫助幼兒記憶區(qū)分動詞“走來又走去”“跑來又跑去” “撒、落”。
2、學唱歌曲。
(1)以師生問答形式進行演唱。
(2)多形式的演唱練習。(男女分唱、表演唱)
五、大膽嘗試,自主填詞演唱
1、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自主填第三段歌詞演唱
2、完整演唱,提醒幼兒注意念白的節(jié)奏
后附:教材
教材:
小小腳印真有趣
4/2
33 21 3| 5 65| 6663|5—|
小 雞的 腳是尖尖的走來又走去
小 狗的 腳是圓圓的跑來又跑去
小 鴨的 腳是扁扁的搖來又搖去
6536| 5 32| 2 532|1—:‖
竹葉撒滿地竹葉撒滿地
梅花落滿地梅花落滿地
小扇鋪滿地小扇鋪滿地
結束句
‖:XX XXX X | XXXX‖
不 同的腳 印是不一樣的
26、幼兒園語言活動優(yōu)秀教案——兒歌《小兔子開鋪子》(中班)
分析:
兒歌《小兔子開鋪子》,用簡潔明了的兒歌句式,講述了一只小兔子開鋪子的故事。兒歌中以小兔子開鋪子為線索,分為兩段情節(jié),分別介紹小兔鋪子里的商品和小動物們買商品的情節(jié)。兩段兒歌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趣味。兒歌內容緊密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量詞的使用融合了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開鋪子的游戲幫助幼兒積累了角色游戲的經驗,使幼兒在生活中得到提高和發(fā)展。真正實現了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講講、看看中學習整首兒歌,能有節(jié)奏地進行誦讀。
2、感知數量詞,能比較恰當地使用量詞。
3、感受兒歌的韻律美、體會仿編的樂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
物質準備:小兔子、猴子的圖片及小鋪子貨架,桌子、椅子、襪子、瓶子、帽子等相關圖片,字卡、快板。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創(chuàng)設“新鋪開張”情景,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請一名教師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我開了一家新鋪子,歡迎大家光臨。
師:小兔子開鋪子,鋪子里有什么?各有多少?(幫助幼兒熟悉兒歌第一段內容。)
2、通過演示小鋪子貨架、玩記憶游戲,幫助幼兒熟悉兒歌第二段內容
師:小朋友仔細看,什么不見了,小猴子買走了什么?
教師依次遮住貨架中的物品,請幼兒憑記憶說出小猴子“買走”的物品,及時鼓勵量詞說的正確的幼兒。
3、欣賞、學習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提問:
?、偈钦l在森林里開了一家鋪子?
?、阡佔永镉行┦裁礀|西?它們有多少?
?、壅l來買東西了?買了些什么?
(2)再次結合圖片背景及字卡學習兒歌,初步感受兒歌押韻的特點
小結:這真是一首很特別的兒歌,每句末尾字的音相同就叫押韻,這樣兒歌聽起來會更好聽,讀起來瑯瑯上口。念起來感覺很好聽。如果我們讀的時候再干脆輕快些、有節(jié)奏些,那么聽起來就更舒服了。
(3)教師使用快板有節(jié)奏的朗誦,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4)幼兒嘗試使用響板有節(jié)奏的朗誦,教師鼓勵能有節(jié)奏朗誦詩歌的幼兒。
4、嘗試仿編兒歌,學習更多的量詞
請幼兒自選物品圖片擺到鋪子里,依據新圖片運用合適的量詞進行仿編。
5、活動延伸:將圖片等材料投入活動區(qū),引導幼兒繼續(xù)仿編,學習。
27、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設計及活動反思——《玩偶進行曲》
樂曲《玩偶進行曲》選俄羅斯著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樂曲的旋律歡快活潑、詼諧有趣。樂曲為ABAC的結構形式,A段音樂兼有進行曲和雙拍子舞曲的特點,優(yōu)美活潑的旋律生動描繪了木偶兵們吹著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氣十足的神態(tài);B段音樂詼諧有趣,富有動感,就好象老鼠王帶領一群老鼠兵東瞧瞧西看看,鬼鬼祟祟出洞搗亂的樣子;接著A段又重現,表現了木偶兵在操練的緊張場面;C段的音樂激烈、變化豐富,讓人仿佛親臨到激烈的爭場面,并能通過起伏的音樂來了解木偶兵與老鼠兵緊張的況。音樂跌宕起伏的旋律、詼諧有趣的形象以及木偶兵與老鼠兵激烈的爭場面,深深地吸引。通過欣賞活動,有助感受樂曲優(yōu)美活潑、詼諧有趣、緊張激烈的特點,有助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同時,通過世界名曲的欣賞,打開了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為今后欣賞世界名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和圖譜提供的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結構及不同的旋律。
2、根據音樂特點,用不同的動作表稀木偶與小老鼠的形象。
3、體驗樂曲詼諧的風格,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5、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有音樂欣賞的基礎,能夠分辨不同旋律的音樂
2、制教具:木偶、老鼠等音牢象。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學木偶進教室。
2、結合圖譜欣賞音樂,引起的興趣。
(1)聽音樂教師畫圖譜。
(2)欣賞后提問:
小朋友聽完音樂之后有什么感覺?
你在聽的時候都想到了什么?
3、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述音樂的思想內涵。
4、欣賞音樂
(1)第一遍分段欣賞樂曲
每段欣賞后提問:請小朋友將圖片貼到相應的圖譜前方。
(2)第二遍完整欣賞樂曲
鼓勵邊欣賞音樂邊由地表演動作。
5、分段欣賞樂曲。
(1)分別欣賞每段音樂的旋律。
(2)引導說出每段音樂的不同旋律及旋律變化。
(3)嘗試用動作表現各鑄律變化及不同的音樂形象。
分段欣賞后教師的提問:
第一段的音樂是什么樣的?小木偶兵是怎樣操練的?請你用動作表現出來。
第二段的音樂是什么樣的?小老鼠出來干什么?用動作怎么表現?
第三段的音樂和第幾段的音樂是一樣的?木偶兵會怎樣來迎?
第四段的音樂是什么樣的?爭的過程是什么樣子的?請你用動作來做出來。
6、完整聽音樂分角色表演。
教法分析:
“故事導入法”:幫助理解音樂。教師將作品背景內涵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給,讓復雜的旋律簡單化,讓在了解木偶兵與老鼠兵爭的起因、過程及結果的基礎上進行欣賞,從而讓更好的理解作品內容。
“情境表演法”:讓分角色進行表演,為對音樂的表現搭建了一個表現的平臺,使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感受有了進一步的升華。同時也為教師評價提供了契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情緒高漲,其樂融融,使活動在高潮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時,師引導幼兒模仿木偶進教室,生動、有趣。而聽音樂學木偶進教室,使音樂的旋律自然地走進了的記憶,為欣賞音樂做了很好的鋪墊。巧妙地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把孩子們帶入新奇有趣的音樂會中,讓他們在快樂的音樂活動中遨游,使每個孩子都洋溢著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如在模仿小木偶兵操練、迎接等動作,讓學生始終沉浸在音樂會的氛圍之中,不但感受了歌曲活潑、快樂、幽默的情緒,而且在欣賞和活動中學會唱歌詞。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不僅提高樂幼兒活動的興趣,且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徜徉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28、幼兒園9月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美術《多變的花紋》
一、活動目標:
了解什么是花紋,及其花紋的基本樣式。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二、嘗試運用各種花紋裝飾“花瓶”和“手絹”。
二、活動準備:鉛筆 蠟筆(各種顏色蠟筆)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通過一個空白花瓶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希望幼兒能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花瓶,并說說這個花瓶可以如何進行裝飾。
2、基本部分:教師通過一些圖片,引導幼兒去觀察各種類型的花紋,如何去設計花紋能讓花瓶更加漂亮,告訴幼兒幾種基本的花紋排列方式(“對稱”“圓形排列”“層次排列”“不規(guī)則排列”),并示范這些花紋排列的畫法。幼兒在事先準備好的“花瓶”和“手絹”用花紋進行裝飾。
教師巡回指導,并在一些較有特色的花紋樣式上,給出相應的點評。
3、結束部分:選一些有特色的設計進行點評。(最好各種排列類型的花紋都進行點評)
活動反思:
本學期的第一次美術活動是花紋裝飾,對于孩子們來說,花紋這個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花紋裝飾隨處可見,陌生的是,該如何進行裝飾才能物體更美觀??紤]到多方面,我讓孩子使用鉛筆進行這次的美術創(chuàng)作,使用鉛筆第一是考慮到幼兒更便于修改,同時,鉛筆和白紙兩種顏色上的反差,一樣能有很好的藝術效果。
在整個活動的開始老師用花瓶引出活動,是希望幼兒看到花瓶后能引發(fā)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并,通過這樣的一個準備,是為后面的花紋的排列方式及幼兒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本次活動中我把花紋排列作為一個難點,花紋的繪畫會與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但花紋如何排列則會讓幼兒比較困惑,因此我在活動中花了一些時間講了花紋的一些基本排列方法。
本次活動中,幼兒對花紋理解較為透徹,孩子們除了利用了老師提到的一些花紋,自己也設計出很多別的花紋樣式比如“魚”“蝴蝶”,并利用多種花紋排列方式進行組合,幼兒都能繪畫出富有個性的花紋。
29、幼兒園藝術活動——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教案及觀察反思
一、活動目的:
1、學習用畫圖譜的方法仿編歌曲,體驗仿編的快樂。
2、感受世界是彩色的。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二、活動準備:
在教師周圍粘貼色彩鮮艷的各種圖片、水彩筆、教學掛圖
三、活動指導:
1、幼兒聽歌曲猜歌名。
2、出示掛圖,教師范唱,幼兒看圖譜完整感受歌曲。
3、幼兒感受歌詞的局勢和結構特征。
A、幼兒看圖譜朗讀歌詞。
B、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演唱歌曲。
C、教師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彩色世界里有顏色的東西很多,你們想不想把其他東西也唱到歌里去呢?
4、啟發(fā)幼兒仿編歌詞。
A、引導幼兒到室外去尋找彩色的世界。
B、引導幼兒欣賞活動室四周的圖片,從圖片中尋找彩色的世界。
C、讓幼兒把找到的顏色畫在紙張上。
D、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圖畫朗讀歌詞。
5、讓幼兒隨著伴奏,看著自己畫的圖譜輕聲地歌唱。
6、出示個別編得好的圖譜,與大家交流。
觀察反思:
利用圖譜進行教學,能夠較好地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幼兒對彩色的事物有什么,說得很多,思維很活躍,創(chuàng)編的內容很豐富,但是在畫圖譜時,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掌握圖譜的畫法,效果不好。
30、幼兒園科學教案《土壤——植物生長的搖籃》教學設計及反思
雖然幼兒每天生活在土地之上,好像是對土地十分熟知,但是事實卻往往相反,越是熟知的問題,反而是最不知底的問題。例如:大家都知道植物生長在土壤里,那植物為何要生長在土壤里呢?土壤分很多種,為何大多數植物選擇生長在壤土里呢?反思總總,我設計了本課《土壤——植物生長的搖籃》,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與植物的關系,充分挖掘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培養(yǎng)幼兒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氣、腐爛物等與植物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顆菜苗(一顆生長旺盛,一顆已枯死)
2、一盆土壤,一個挖土工具,餐巾紙。
3、四個裝滿熟的杯子,四個盛有少量土壤的杯子。
4、三盆土壤(粘土、壤土、砂土),三個杯子,三個盤子。
5、終止菜苗若干,種植盆若干,挖土木棍若干,說若干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
1、出示兩盆植物,讓幼兒觀察有什么不同之處?
(一盆已枯死,一盆生長茂盛)
2、說出植物枯死的原因?
(因為它的根部離開了土壤)
(二)探究活動:
探究問題:土壤里有什么能讓植物生長得如此旺盛?
1、土壤里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里又死了的蟲子。
3、土壤里還有螞蟻和蚯蚓。
(三)實驗活動:
1、取一些土放入紙巾中,輕輕捏一捏,出現了什么現象?(紙巾濕了),它說明了什么問題?(土壤里有水)
2、小組實驗:將泥土放入水中,出現什么現象?(有氣泡冒出)這說明什么問題?(土壤里有空氣)
3、說一說,植物為什么會在土壤里生長?(植物生長在土壤里,是因為土壤里有養(yǎng)分、水和空氣。)
4、出示三種土壤(粘土、壤土、砂土)有什么不同?將三杯土放在三只盤子上,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里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生長在那種土壤中吸收的養(yǎng)分和水分最足?說明植物最適合在那種土壤里生長?
(四)操作活動:
種植小苗
1、講解種植步驟。
2、把種好的菜苗放入植物角,記錄其生長過程。(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能利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資源——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實驗、探索、討論?;顒又凶層變簬栴}去進行實驗、操作,引發(fā)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實驗的設計是讓幼兒能探索出土的性質,也便于幼兒操作,幼兒興趣很大。實驗中我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記錄能力,以及操作習慣,并鼓勵幼兒把自己在實驗中的發(fā)現,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針對幼兒觀察到現象,我能引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兒了解了土壤對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離不開土壤。然后和幼兒開展討論,哪里還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動中,我也發(fā)現幼兒對于土壤的作用,了解的不是太多,這說明,在課前我還應讓幼兒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以利于幼兒在活動中展開熱烈討論,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師的灌注式,以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發(fā)現身邊的科學。
31、幼兒園教案語言活動設計——看圖講述《小老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用較完整的句子,較恰當的語言講述完整的故事。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合作精神。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四幅大圖片,小圖片10套。投影儀。
2、教師熟悉圖片,準備示范講
3、事先將一幅圖片掛在活動室一角,給予幼兒充足的想象的時間與空間。
活動過程:
1、通過交談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fā)現在我們的教師里掛了一幅新圖片?
2、觀察圖片,提出問題,幼兒充分的自由想象。
(1)天氣怎樣?小老鼠為什么帶著小花傘?
(2)它要去做什么,小老鼠會用小花傘去做什么事情呢?教師注意及時肯定幼兒的想象。
3、操作、討論小圖片,啟發(fā)幼兒根據圖片內容自由設計、創(chuàng)編小故事。
說明:可小組創(chuàng)編,也可個人創(chuàng)編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在圖片的順序上可自由安排,要大膽想象,盡量促進講述內容生動豐富。
4、幼兒自由講述時,教師要傾聽幼兒的講述,隨時糾正幼兒出現的用詞不當和語法錯誤,也可以為幼兒提示一些恰當的詞語和句式為下一步的完整講述做好基礎。
5、請一組或一名幼兒結合投影儀講述自編的故事。
說明:小組講述時,要啟發(fā)幼兒分工合作。在此,為照顧到個體差異,輻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不要求所有幼兒達到同一目標。能力低的幼兒也可選一張圖片進行講述。
6、在每個幼兒講述結束時,教師小結,重點肯定幼兒良好的想象力,讓幼兒明白這是自己肯動腦筋的結果。
7、出示所有大掛圖,教師示范講述,以利于提高幼兒的講述水平。
8、師生共同為圖片起名字,再次充分發(fā)散幼兒的想象力。
9、請小朋友拿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圖片,或者是再找上一個新朋友編出一個新的故事,去將給后面的老師聽。
說明:此處為給每個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與條件,克服集體講述活動中因時間關系不能面向全體的缺憾,請后面在座的老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積極的指導與評價,以充分利用與發(fā)揮身邊的教師資源。
教學自評:本次活動幼兒在興趣中通過觀察、思考、討論與交流進行了自由的想象與創(chuàng)編,使每一個孩子都在活動中得到了平等的不同程度的提高,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32、幼兒園綜合活動教學設計——《鯨魚郵遞員》
鯨魚郵遞員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圖形的部分線索來推測出整體圖形。
2、感知圖形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3、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 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大小不等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紅色紙卡若干。
2、沒人一把剪刀。
3、小狗、小貓、長頸鹿、老虎等常見動物的圖卡若干張。
4、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圖形對對碰。
1、教師示范:教師分別廚師紅色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圖卡,并把每種圖形剪成兩部分。
將剪過的六張圖形打亂放在一起,找找那兩張拼在一起可以變回原來的形狀。
3、幼兒分組:沒五六位幼兒一組,每人一把剪刀和一張圖卡。請幼兒首先將自己的圖卡剪成兩部分,然后將所有組內所有人剪下的圖卡混合,組內幼兒相互交換剩余一部分的圖卡,從混合的圖卡中找出恩那個和手中的圖卡組成規(guī)則的小圖卡。找到之后可再混合再交換,在玩一次。
二、顏色對對碰。
1、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幼兒不太熟悉的菱形、五邊形、六邊形圖卡,分別把這些圖形剪成兩部分。將剪下的圖卡打亂,請幼兒找一找,把圖形補充完整。
2、請幼兒說一說用的什么方法。
三、特征對對碰
1、請幼兒觀察動物圖卡,說一說動物的外形特征。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小狗、小貓、長頸鹿、老虎等圖卡,請幼兒從動物的頭、身子、尾巴等方面說一說它們的特征。
2、猜動物,嘗試以部分圖形的線索來推測出整體圖形。教師用圖卡遮擋住小狗的身體,請幼兒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3、幼兒每人一張動物圖卡,用收或圖卡遮住其中的一部分,請別的幼兒猜一猜是什么?
4、交流猜圖經驗。
四、打開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33、幼兒園中班親子折紙活動教案及課后反思 ——《大象》
活動內容:折紙《大象》
活動地點:家庭
活動對象:孩子;家長
活動目標:
1、通過折大象進一步熟悉折紙方法,并初步學習使用剪刀。
2、學會折疊大象。
3、創(chuàng)設“和諧”圍,達到“親子”的,從而進一步增進家人間的感情。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個性。
5、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6、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一、活動準備
1、折紙圖示
2、折好的大象
3、每人3-5張正方形紙
4、每人一把剪刀
二、重點 難點
1、掌握折紙中撐開、壓平的方法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個性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家長講述故事,引出找不到朋友的大象,并適時向幼兒提出幫助大象找朋友的要求,激發(fā)幼兒的折紙興趣。
2、學折紙
(1)家長引導幼兒看圖,并邊示范邊指導幼兒折疊。如幼兒遇到困難,家長可以手把手的指導。(盡量用鼓勵、贊美的口吻)
(2)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他獨立看圖完成。
(3)在活動中,家長始終要保持欣賞孩子、激勵孩子的態(tài)度,盡量讓幼兒獨立完成折紙任務。
1、幼兒單獨折疊
要求:邊角對齊;折痕壓平;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性練習:為大象創(chuàng)設一個美好的家園
3、欣賞評價:誰折的大象最美?(盡量指出孩子折得好的地方)通過適當的評價,讓幼兒對自己更有信心,對折紙更有興趣。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幫大象找到了朋友,還給它建立了美好的家,大象可高興了。所以,我們平常要愛護小動物,平時還要認真觀察,勤動手,才能折出更多更美的作品來。
附故事:有一頭大象在森林里走啊走,(出示已折好的大象)看看大樹,瞧瞧小草,聞聞鮮花,不知不覺就走遠了。他的大象朋友們都不見了。哎呀!這可怎么辦呢?大象都急哭了。我們來幫幫它好不好?
教學反思:通過本次活動,大大促進了家庭的親子和諧關系,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等。如果能多讓孩子練習折紙,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聰明。
34、幼兒園半日活動《快樂的風箏節(jié)》中班活動方案
教材分析
放風箏是春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孩子們對于放風箏也有著特殊的情感?!毒V要》中提出: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共同生活的樂趣,學習分享。因此我們鼓勵幼兒在運動中玩風箏,學習中欣賞風箏,以及游戲中制作風箏讓幼兒在與老師,伙伴的互動中認識,體驗風箏帶給我們的樂趣,并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合作、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自主設計、組織快樂的風箏節(jié)活動,大膽向家長及小朋友宣傳風箏的有關知識。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介紹風箏的各種信息,與同伴合作完成各項活動。
3.體驗慶祝風箏節(jié)的快樂,與家長一起制作風箏,享受創(chuàng)作、放風箏的樂趣,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成品、半成品風箏;各色顏料、排筆、報紙、舒緩音樂;“濰坊風箏節(jié)”視頻。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1.欣賞“濰坊風箏節(jié)”視頻,激發(fā)幼兒組織風箏節(jié)的興趣。
“濰坊風箏節(jié)”好玩嗎?你們想不想有我們自己的風箏節(jié)?
2.引導幼兒自主制定風箏節(jié)計劃。
回憶風箏節(jié)活動內容,引導幼兒分組操作。提問:風箏節(jié)上都有哪些活動?你們想組織什么活動?
第一組:設計風箏節(jié)邀請函,邀請家長到園參加風箏節(jié)活動。
引導幼兒討論邀請函的內容,自主想象設計風箏節(jié)邀請函,并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
第二組:繪制風箏節(jié)宣傳畫,鼓勵幼兒大膽向家長及小朋友介紹有關風箏的知識。
第三組:自制各種美麗的風箏,收集成品風箏,分類擺放布置風箏展, 大膽向家長和同伴介紹美麗的風箏。
第四組:編排風箏走秀活動,在成人和同伴面前大膽、自信地展示。
3.慶??鞓返娘L箏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講解、展示自己的才華,感受節(jié)日歡樂的氣氛。
(1)參觀風箏節(jié)宣傳畫,請幼兒介紹自己了解的有關風箏的知識。
(2)欣賞各種各樣的風箏,引導幼兒從造型、色彩、質地等方面進行討論。
請幼兒自由參觀,互相介紹自己喜歡的風箏,說說風箏的特征及自己喜歡的原因。
4.請幼兒與家長一起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風箏。注意:風箏底下鋪上報紙,避免把地面弄臟。
5.親子放風箏活動,體驗放風箏的快樂情感。
35、幼兒園半日活動《準媽媽體驗日》大班活動方案
【教材分析】
現在的孩子,總是被眾多的長輩悉心照顧著,而對于長輩們的付出與辛苦卻很少有機會去體會。此次“準媽媽體驗日”活動,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空間和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去感受、體驗媽媽懷孕養(yǎng)育自己的不易, 意識到孕育是一個艱難而充滿曲折的過程。這樣的經歷一定會給孩子們留下難忘的記憶,孩子們也一定會心懷感恩,深愛自己的父母,善待每一個生命,內心充滿陽光和愛。
【活動目標】
1.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媽媽懷孕后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2.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媽媽懷孕的辛苦,并能將自己對媽媽的愛通過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
3.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枕頭或抱枕每人一個、PPT、媽媽懷孕前后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媽媽的變化”——對比媽媽懷孕前后的變化,了解媽媽懷孕時的辛苦。
(1)提問:媽媽懷孕的時候有哪些變化?媽媽肚子里面藏了什么呀?
這么大?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啊?
2.“我是準媽媽”——體驗媽媽懷孕時動作上的不方便,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1)幼兒將小枕頭塞到衣服里來扮演懷孕的準媽媽,持續(xù)一上午,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幼兒體驗肚子太大而造成的不方便,并不時提醒幼兒要保護肚子里面的“寶寶”。
(2)體驗后討論:大著肚子有什么感覺?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不方便?
(3)提問:媽媽懷孕時除了動作不方便,還有哪些事情要格外注意? 小結:媽媽懷孕了,肚子越來越大,變得很重很累;為了讓寶寶能安全健康的出生,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還要特別注意飲食的安全和營養(yǎng),真是太辛苦了。
3.“媽媽我愛你”——知道媽媽養(yǎng)育自己很辛苦,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1)播放媽媽講述自己懷孕的艱辛和幸福的視頻。
(2)討論:當了一上午的“媽媽”,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小結: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是多么的累,照顧我們是多么的辛苦,請你把想對媽媽說的話和做的事情,今天回家以后都大膽地對著媽媽說出來、做出來吧。
36、幼兒園大班表演活動《我喜歡我》活動方案
【材料】
1.青蛙、野雞、松鼠、山羊的頭飾彩卡 1 張;鮮艷的紗巾,綠色的斗篷;書 1 本。
2.《我喜歡我》的故事音頻。
【玩法與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在熟悉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內容,并能夠表現出動物們夸耀自己本領時的驕傲心情。
2.幼兒自主協(xié)商,分配角色,然后進行表演前角色的裝扮。
3.播放《我喜歡我》故事音頻,引導幼兒自主進行表演,注意重點指導扮演“青蛙” 的幼兒,要表現出見到“山羊”前后失落和自信的心情變化。
附故事:
我喜歡我“呱呱呱…”青蛙在池塘邊一邊叫,一邊看著水里映出來的自己。他高興地想:我會游泳,會跳得很遠很遠,我還會“呱呱呱”地大聲喊,我穿著綠色的衣裳。想著想著, 青蛙大聲地喊起來:“我是最漂亮、最能干的青蛙!”
野雞聽見青蛙在喊,就問他:“你會飛嗎?”野雞拍著翅膀飛起來,飛得很高很高, 又落到青蛙身邊。
青蛙向前跑幾步,拼命地想飛起來??墒?,他沒有翅膀,怎么也飛不起來。
青蛙心里難受,他到好朋友小松鼠的家里去。青蛙問小松鼠:“你會飛嗎?”小松鼠說:“我沒有翅膀,當然不會飛?!毙∷墒箫w快地爬到樹上采下果子扔給青蛙,神氣地說:“可是,我會爬樹,誰也沒有我爬得快?!?/p>
青蛙也像松鼠那樣抱住大樹往上爬。四條腿起蹬,蹬了半天也沒有爬上去。
青蛙更難受了,他往好伙伴山羊家走去。山羊正在家里看書,青蛙問:“你會爬樹, 還是會飛?”
山羊說:“我不會爬樹,也不會飛。”“那,你會干什么呢?
“我會看書呀!”山羊指著書上的字說,“你瞧,這兩個字是山羊,這兩個字呢, 是青蛙。”山羊驕傲地說:“我會認很多很多的字呢!”
“我不會爬樹,不會飛,又不會認字。你們都比我能干,我什么也不會?!鼻嗤芴y受了,忍不住哭起來。
山羊笑著對青蛙說:“你會游泳,會青蛙跳,還會“呱呱呱”地唱歌,你的綠衣服特別漂亮。你是漂亮、能干的青蛙。我們大家都喜歡你?!?/p>
“是啊,我就是青蛙,會做青蛙做的事兒,朋友們都喜歡我,我也喜歡我自己?!?青蛙回到池塘邊,又“呱呱呱”地大聲喊,“呱呱呱”地大聲唱起歌來。
你到池塘邊聽一聽,青蛙是不是在高興地“呱呱呱”呢?
37、幼兒園大班活動《愛在我身邊》區(qū)域活動方案
科學發(fā)現區(qū)
《小廚房》
【材料】
提供廚房內的各種調料用品(味精、糖、醋、料酒、鹽、耗油、醬油、花椒、八角、大姜、胡椒等)、各種量杯。
【玩法與建議】
1.幼兒認識各種調料,通過聞、嘗等各種感官,了解各種調料的特性,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征記錄。
2.將各種調料融入水中觀察這幾種調料的溶解性,并用喜歡的方式記錄。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益智游戲區(qū)
一、《有趣的生活用品》
【材料】
提供生活用品的拼圖和完整圖片。
【玩法與建議】
1.出示生活用品,請幼兒說說都有些什么生活用品(電飯煲、豆?jié){機、榨汁機、電餅鐺、電熨斗等),出示生活用品拼圖,請幼兒在最短的時間內拼出,選出拼圖大王。
2.進行生活用品功能連線游戲。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圖片進行打印,如: 大米、水果、衣物等實物,引導幼兒將生活用品進行連線,并講述連線的原因, 體會家人為自己的愛。
二、《早餐小掌柜》
【材料】
提供早餐各種食物的圖片、撲克牌、錢(數字牌)。
【玩法和建議】
1.出示早餐各種食物的圖片,請幼兒說說都有些什么?(豆?jié){、油條、餡餅、包子、小米粥、八寶粥、養(yǎng)胃粥等),并能說出它的價格。
2.進行數值對對碰游戲,將錢(數字牌)放在中間,看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買到兩種搭配合理的早餐,然后增加難度,同時買三種,看誰反應的快。
社會交往區(qū)
《美味早餐店》
【材料】
提供各種制作的食物(美工區(qū))和仿真食物圖片(豆?jié){、油條、餡餅、包子、小米粥、八寶粥、養(yǎng)胃粥)等,早餐粥的器皿、錢幣、卡、手機、二維碼等。
【玩法與建議】
1.創(chuàng)設美味早餐店的情境,幼兒根據媽媽的口味和喜好去早餐店購買早餐, 店主可以根據早餐的膳食營養(yǎng)進行合理搭配,并向顧客講解搭配的寓意。
2.活動過程中使用文明語言進行買賣并提供送過上門服務。
38、幼兒園大班半日活動《參觀江寧會館》我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方案
劈柴院江寧會館是中國文化餐飲名店,有百年歷史,通過以下活動了解劈柴院著名的商鋪“江寧會館”,知道江寧會館是劈柴院內最具特色的餐飲娛樂場所。感受老青島風情。
活動目標:
1.了解劈柴院著名的商鋪“江寧會館”,知道江寧會館是劈柴院內最具特色的餐飲娛樂場所。
2.感受老青島風情,知道劈柴院是我們青島的驕做。
3.體會做為青島人的驕傲,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選好參觀景點、提前通知家長,請家長做好準備工作;講清楚活動要求、規(guī)則以及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工作。
活動過程:
1.活動前的準備活動。
(1)清點幼兒人數,提醒幼兒入廁,準備出發(fā)。
(2)講清楚活動要求、規(guī)則以及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工作。
2.出發(fā),集體前往劈柴院內的江寧會館。
(1)教師帶領孩子與家長同時出發(fā),前往目的地。
(2)引導幼兒觀察路上花草樹木的變化。注意交通安全。
3.欣賞劈柴院的建筑,激發(fā)幼兒了解劈柴院的愿望。
提問:這個院子是青島的什么地方?劈柴院里有什么?你們想去柴院參觀嗎? 小結:劈柴院是青島最古老的院落,院子里的景象和外面有很大的不同。
4.走進劈柴院,了解劈柴院的街巷布局及建筑外貌。
(1)帶領幼兒參觀劈柴院,提問:臂柴院內的路是用什么材料鋪成的?路兩邊的房子與院外的房子有什么不同?這些房子都用來做什么?你認識哪些有青島特色的小吃?
(2)小結:院內的街巷比較狹窄,幾條小巷可以互通,由青石板鋪的路已經被磨得很光亮了。房子都是仿古的建筑,現在用來做商鋪賣各種小吃和小商店。
5.參觀江寧會館,知道江寧會館是劈柴院內最具特色的餐飲娛樂場所。
(1)參觀江字會館的外貌大門和園內的布局設施,提問:江寧會館的大門有什么特色?園內有哪些地方是你感興趣的?你知道這些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嗎?
(2)小結:整個會館是個古建筑,大門有飛檐房頂,園內有戲臺,可以在客人吃飯時進行戲劇演出,四周樓上有包間,也是供客人吃飯的地方,是劈柴院里最有代表性的餐飲娛樂場所。
(3)了解江寧會館的民俗風情。
提問:你在江寧會館里看到了什么?
小結:江寧會館里有捏面人的、做糖畫的,還有個紫金閣大舞臺,人們在這里可以邊喝茶邊欣賞民間藝術表演。
6.參觀活動結束,組織幼兒和家長安全返回幼兒園。
39、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我的六一我做主》區(qū)域活動方案
一、閱讀區(qū)
?、逶姼瑁喝澜鐑和且患?/p>
材料:詩歌的圖片,“幼兒學習材料”——《歡樂的日子》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豪斫庠姼鑳热?,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知道全世界兒童要互相尊重、友好相處。
?、舱堄變鹤灾鏖喿x《歡樂的日子》第 13 頁,理解詩歌內容。教師以“中國的李曉華”的身份依次出示兒歌中人物的圖片,引導幼兒熱情地向他們問好,用詩歌中的話跟他們打招呼??商釂枺翰屎鐦蛏嫌瓉砹四男﹪业男∨笥?為什么說全世界兒童是一家?
?、忱脠D片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匆龑в變合胍幌脒€有哪些國家的小朋友也來到了中國,鼓勵幼兒仿編詩歌,
進一步體驗全世界兒童相親相愛、親如一家的情感。
?、媪坏挠蓙?/p>
材料: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的“六一”主題信息報。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捍竽懡涣鳌⒎窒碜约汉桶职謰寢屩谱鞯男畔髢热?,說一聲自己認識的“六一”。
?、舱堄變合嗷ソ粨Q自己制作的信息報,發(fā)現他人的內容與自己不同的地方,共同分享更多的知識經驗。
?、痴堄變哼x擇內容豐富、畫面飽滿的信息報,共同布置“新聞大調查”和“六一的由來”主題信息墻飾。
二、美工區(qū)
?、逦倚哪恐械牧?/p>
材料:繪畫紙、水彩筆、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圖片等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鹤灾骼L畫我喜歡的六一活動。
引導語:六一兒童節(jié)你都在幼兒園進行過哪些活動?你最喜歡哪一個?
⒉鼓勵幼兒將自己心目中的六一畫下來,并與同伴交流。
㈡我設計的班服
材料:演出服的圖片,不同款式的兒童服裝,水彩筆,剪刀,絲帶、彩紙、皺紋紙、糖紙、包裝袋等材料。
玩法與建議
⒈引導幼兒觀察演出服裝的圖片,學習用折、剪、貼等方法制作演出服。
?、惨龑в變簢L試運用包裝袋等廢舊材料制作、裝飾演出服,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⒊舉辦“節(jié)日服裝展示會”,請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設計想法。
?、缥以O計的班牌
材料:各種紙張、筆、膠水、顏料、雙面膠,紐扣、彩帶等。
玩法與建議
⒈引導幼兒觀察班牌的圖片,了解班牌色彩鮮明、主題突出的特點。
?、矌椭變哼\用符號、圖畫、文字等設計班牌。
?、彻膭钣變簞?chuàng)造性的繪制班牌并使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三、益智區(qū)
㈠游園導游圖
材料:游園導游圖、小積木等。玩法與建議
⒈鼓勵幼兒與同伴共同欣賞游園導游圖,根據導游圖上的路線指示游覽,認一認、講一講自己知道的區(qū)域。
?、惨龑в變哼x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能夠選擇最近的路線到達該區(qū)域。
㈡走迷宮
材料:迷宮、彩筆等。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禾剿髯呙詫m的一般方法,遇到岔路口選擇路線。
?、惨龑в變和婷詫m時遇到死胡同回岔路口換條路線,學會反向檢查等。
四、搭建區(qū)
㈠快樂的幼兒園
材料:積木若干,紙杯、奶粉桶、易拉罐等輔助材料,幼兒園園舍、園貌的放大照片。
玩法與建議
?、眴l(fā)幼兒利用架空、圍合等搭建技能搭建幼兒園,用輔助材料裝飾。
?、埠陀變阂黄鸹貞浻變簣@各個園舍的特征,設計幼兒園搭建圖。
⒊結合幼兒放大照片及幼兒園設計圖,請幼兒分組創(chuàng)造地拼搭幼兒園。
?、垂膭钣變河媒徊?、連接、圍合、架空等技能進行搭建,用輔助材料裝扮幼兒園。
五、種植區(qū)
㈠植物寶寶長高了
材料:各種植物、觀察記錄表、測量工具、幼兒自帶容器。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河^察記錄,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
?、步ㄗh幼兒自選種子、種植條件,幫助幼兒將種子種在不同的容器內。
?、程嵝延變鹤灾饔^察、測量,將觀察到的種子生長情況記錄在記錄表上,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發(fā)現。
六、科學區(qū)
㈠燃燒的蠟燭
材料:蠟燭 1 根、打火機、盤子、色素水 1 瓶、玻璃杯 1 個、實驗操作圖。玩法與建議:
⒈引導幼兒探索讓蠟燭熄滅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步Y合《幼兒用書》,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將蠟燭熄滅,注意用火安全。
?、持攸c指導幼兒觀察蠟燭熄滅的過程,比較不同大小的玻璃杯扣住蠟燭時蠟燭燃燒時間的不同,說出蠟燭熄滅的原因。
七、表演區(qū)
㈠雜技表演
材料:《雜家表演》表演圖譜、打擊樂器若干,音樂。玩法與建議:
?、币龑в變弘S音樂完整演奏樂曲,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蔡崾居變嚎磮D譜分組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表現樂曲 3 段不同的節(jié)奏型。
?、程嵝延變嚎粗笓],聽好音樂節(jié)奏進行演奏。
?、凑堄變航粨Q樂器演奏,鼓勵幼兒輪流當指揮,完整演奏打擊樂。
生活活動
?、崩貌颓皶r間組織“我的節(jié)日活動創(chuàng)想”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討論六一兒童節(jié)的活動計劃,如要表演的節(jié)目、制作的禮物、表達的祝愿等。
?、膊シ湃澜鐑和瘧c祝六一兒童節(jié)的視頻,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國家的小朋友如何過六一,感受六一兒童節(jié)帶來的快樂。
?、程鞖飧稍铮嵝延變憾嗪劝组_水。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⒈將幼兒搜集、查找的有關世界各地六一由來的信息,張貼在信息專欄,供幼兒了解世界各國兒童慶祝六一的不同形式。
?、膊贾谩皶诚肓弧敝黝}板塊,將幼兒策劃的六一活動方案,用表征的形式展示在主題墻中,感受六一節(jié)到來的喜悅。
?、秤變涸O計“我們的班牌”、我們的班服”,布置在主題墻飾中, 同伴間相互介紹自己的設計,相互欣賞,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和欲望。
?、丛谝嬷菂^(qū)投放自制“游園導游圖”,幼兒與同伴共同欣賞游園導游圖,根據導游圖上的路線指示游覽,認一認、講一講自己知道的區(qū)域。
家園社區(qū)
?、卑l(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幼兒的需求。例如:六一活動你想玩什么游戲?你最想和誰一起玩?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家長協(xié)助記錄。
?、舱埣议L幫助幼兒搜集廢舊材料、查找有關世界各地六一的由來,了解世界各國兒童慶祝六一的不同形式。
⒊利用家園宣傳欄、家長聯系手冊等向家長公布主題活動內容安排。
?、刺嵝延變鹤⒁庥^察美發(fā)店的發(fā)型設計、舞臺的服裝設計等,積累經驗。
40、幼兒園中班年級組《感恩節(jié)系列研學》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感恩節(jié)的來歷,知道感恩節(jié)是表達謝意的日子。
2.通過為他人做事、說感謝的話、送感恩卡等感恩行動體驗感恩的美。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收集感恩節(jié)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以及歌曲等,通過集體教學讓幼兒知道感恩節(jié)是表達謝意的日子。
2.與家長聯系,取得家長的配合,幫助孩子一起制作感恩卡,為孩子準備與同伴分享的零食。
3.制定好活動計劃、時間、地點、負責人落實到位。
4.準備好相機或手機,留下孩子的活動記憶。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讓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心田——中班年級組感恩節(jié)系列研學活動
“感恩教育”又稱為“愛的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我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濃厚文化的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有樂于助人、感恩圖報的傳統(tǒng)美德,記載著數不盡的感恩故事。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變得冷漠,且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只知索取不懂感激。因此,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近日,結合感恩節(jié)將近的“天時”,利用多媒體教室的“地利”以及積極配合家園共育的家長之“人和”,我們開展以“傳遞愛心,感受幸福”為主題的一系列感恩活動,讓感恩的種子能夠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對身邊給予自己關愛的人心存感激,能夠主動去關心關愛他人。
活動一:心中有愛,學會感恩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7日
活動地點:幼兒園
參加人員:全體中班幼兒及教師
活動內容:
1.感恩老師,送你一張感恩卡
幼兒由配班老師帶領給幼兒園所有教師以及工作人員送去他們親手制作的感恩卡,說一說感恩的話,謝謝所有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謝謝保安叔叔保護他們的安全,謝謝廚房阿姨每天精心為他們準備可口的餐點。
中一班:小班年級組
中二班:中班年級組
中三班:大班年級組
中四班:行政后勤組
2.感恩同伴,分享我的小零食
送完感恩卡后,回到教室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帶來的小零食,謝謝小伙伴們每天陪我們一起歡笑、一起游戲。有了小伙伴的陪伴,每天都期待著早早的來到幼兒園。
3.感恩父母,我是貼心小棉襖/小棉褲
下午放學回家,幫爸爸媽媽捏捏肩、捶捶背,謝謝你們?yōu)榱宋疫@么辛苦的工作,還要每天接送我上幼兒園: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我也可以幫你分擔了呢;為他們抹一抹護手霜,謝謝他們?yōu)榱宋乙惶焯煸诔砷L,而他們卻在一天天老去。
活動二:愛心之旅,走進丹鳳縣老年公寓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8日
活動地點:丹鳳縣老年公寓
參加人員:中班年級組每班10名幼兒以及配班、保育班教師,每班3名家長代表,攝影師一名,園醫(yī)一名
活動流程:
(一)8點50操場集合,為幼兒交代外出活動規(guī)則,家長代表和教師分配到組交代責任,9點整從幼兒園出發(fā),步行到老年公寓。
(二)到達后整隊再次交代規(guī)則和流程。
(三)參觀敬老院,與老人交流,親近老人。
(四)為老人送上我們的節(jié)目:
1.公寓院長講話
2.幼兒園代表講話
3.節(jié)目:舞蹈《寶貝寶貝》中三班
舞蹈《你笑起來真好看 》 中二班
詩朗誦《感恩》教師代表
手勢舞《 聽我說謝謝你 》 中一班
小合唱《蟲兒飛》
《我會聽話》中四班
手語《感恩的心》教師代表
4.為老人送愛心禮物、愛心卡
5.為老人送祝福
6.為老人捏捏肩、揉揉腿,聊一聊
7.與老人共同合影留念
8.返回幼兒園,活動結束。
41、幼兒園小班年級組《奔跑吧老爸》——“老爸運動會”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趣味游戲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讓幼兒對體育游戲產生興趣,鍛煉幼兒體質,開發(fā)潛能。
2.通過運動會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
3.通過此次運動會更多地創(chuàng)造機會增進親自情感,溫馨我們共同的家園!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家長方面:
1. 讓家長提前了解活動內容及要求,與幼兒一起進行練習,學習親子操視頻。
2.各班請一位家長負責拍照
老師方面:
1.通知發(fā)放,告知每一位家長活動的要求。
2.認真學習方案,對活動流程及項目規(guī)則有清晰地認識。
物質準備:
1.LED屏幕顯示:奔跑吧!老爸!——西湖區(qū)紫荊幼兒園小班年級組“老爸運動會”活動。
2.比賽項目登記表。(見附件)
3.簽到表、運動器械、小禮品(刺球)、音響話筒
4.親子游戲玩法介紹展示板
5.音樂、播放器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活動主題:爸爸是孩子成長路途中的路燈,是孩子的好伙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特有的堅強、勇敢、力量、氣度等等男性魅力,對孩子的良好品質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爸爸特有的魅力,我們小班年級組將開展“爸爸運動會”活動。通過一系列的親子競技游戲,拉近寶寶與爸爸之間的距離,促進寶寶在動作、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
二、活動對象:星星班幼兒及家長
三、活動形式:大帶小親子游戲
1.選擇游戲項目自主參加。
2.利用晚上或周末時間與寶寶進行練習,爭取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3.游戲當天,爸爸帶著寶寶來參與比賽。
4.幼兒在爸爸的帶領下,參加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并學會給同伴加油、鼓勵。
5.游戲結束,發(fā)放紀念品。
四、親子運動會活動主要流程:(待附詳細內容)
1.升旗手入場
準備:升旗手(鄭翠芬、莫安娜、鄭志芬、毛倩雯)
國旗由毛倩雯負責排練,穿園服。
2.親子運動員入場
準備:班牌(55×40cm)、入場音樂、服裝(班服)
各班主題形象:星1:環(huán)游世界;星2:快樂運動;星3:星球大戰(zhàn);星4:燦爛向日葵;星5:超級奶爸;星6:嘻嘻哈哈;星7:米奇妙妙屋
3.升國旗、奏國歌
準備:國歌;全體注目禮
4.主持人(潘子旋)宣布活動開始
5.教師動感搏擊操
教師以動感搏擊操開場熱身,向家長寶貝傳遞運動的魅力和快樂,激發(fā)幼兒家長積極參與運動會的熱情。
6.親子快樂運動
(一)快樂運動親子操
由林樹巖帶領全體一起快樂舞動。(提前拍視頻發(fā)個班群里,家長自行學習。)
(二)親子游戲齊歡樂
由董鴻帶領大家一起進行親子游戲(親子身體互動游戲、充氣棒游戲)
1.親子身體互動游戲:小鬧鐘(爸爸兩手拎著寶貝懸空左右擺動)、舉高高、抱一抱、搖一搖、背一背
2.充氣棒游戲:吹氣棒、夾棒跳、頂棒子、爬棒子(所有棒子鋪在地上,寶貝從后面一個接著一個爬)、過山洞(兩個棒子的上面搭在一起成山洞狀,寶貝從后面開始鉆)、放煙花(寶貝手拿煙花,爸爸用手用力打棒子的底部,讓棒子向空中飛出去)、我給老爸捶捶背(寶貝拿著棒子,爸爸半蹲給爸爸捶捶背)
(三)爸比帶我大挑戰(zhàn)
各班分散進行挑戰(zhàn)游戲。完成4個挑戰(zhàn)游戲集齊4個印章獲得禮物。
(四)班級拔河大抗戰(zhàn)
各班進行拔河對抗賽。
五、頒發(fā)獎狀
班級為單位上臺領獎,合影留念。
六、游戲規(guī)則
1、7個比賽項目同時展開,以不同圖案的蓋章來區(qū)分。
2、每組家庭參與比賽項目,玩好后手上有4個圖案蓋章
3、孩子憑章領獎品。
七、人員安排及任務分配
1. 方案制定、獎狀簽到表(7張):張玲
2. 通訊、公眾號:潘子旋
3主持(主持稿和音樂準備):潘子旋
3. 找音響播放:待定
4.場地布置:小班空班老師(吳旭梅負責)
5.獎品購買:應亞萍
6.場地秩序:家委會協(xié)管員(每班2位、保安)
7.道具準備、入場式引導人員:各班班主任
8.拍照:每班一位(活動結束后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潘子旋)
9.醫(yī)護人員:保健醫(yī)生及兩名家長志愿者
八、各項注意事項:
1.幼兒著裝統(tǒng)一、并制作自己班的班牌、
2.準備各班的口號、口令
3.各班準備好游戲蓋章紙,安排人員發(fā)放
4.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強化活動紀律,確定負責人,事先制定好計劃。照顧幼兒安全。( 各班要做好家長的接待和配合工作,指導好家長遵守親子活動的規(guī)則)
5.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紀律教育,各班教師隨時清點幼兒人數,游戲活動強度應適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發(fā)現異常,及時給予關注。
6.活動時,要及時提醒幼兒安全第一,比賽第二
九、活動預期效果
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幼兒體驗運動,熱愛運動,體驗游戲和體育運動相結合的樂趣;提高身體素質。
十、各班親子游戲方案
星一:我的老爸力氣大
材料:6條被單,終點線
玩法:孩子坐在被單上,家長們拉住被單一角往前拉,中途孩子們不掉出被單區(qū)域,到達終點即為挑戰(zhàn)成功。
星二:我的老爸最勇敢
準備:指壓板(若干)
玩法:爸爸脫掉鞋子,背起孩子從起點跑到終點,然后原路返回。
星三:老爸帶我去旅行
準備:平衡木(2塊)
玩法:幼兒雙腳站在爸爸的雙腳上,游戲開始,爸爸帶著寶寶從起點出發(fā),途中經過障礙物,到達終點為獲勝。
星四:老爸帶我飛!
準備:墊子
玩法: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夾緊家長的腰,背在家長背上,家長雙手著地做俯臥撐,俯臥撐20個為勝利。
星五:蜥蜴父子爬爬樂
準備:墊子
玩法:讓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腿夾緊家長的腰,像小蜥蜴一樣緊緊地掛在家長的身上,家長手掌及膝蓋著地往前爬,先到終點者獲勝。
星六:老爸寶貝心連心
準備:布帶(若干)
玩法:老爸和寶貝將相鄰的兩條腿用布帶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后,兩人一齊向前跑,看誰先跑到終點為勝。
星七:我和爸爸摘果子
準備:垃圾桶(7個)、波波球(若干)
玩法:老爸把籃子綁在腰上寶貝站在一米遠的地方把球投進籃子里,成功投進5個球的則為勝利。
十一、集體運動項目《趣味拔河》(抽簽對決,其中抽到7號的班級直接晉級到第二輪)
規(guī)則:每班男性家長參與游戲,集體獎狀設置:冠亞季軍和積極參與獎。
u 在《爸爸去哪兒》的片尾曲中與爸爸抱抱、親親,感受爸爸給我們的愛,合影留念。
u 領取幼兒園準備的個性獎章,快樂離園。
小班年級組
附1:通知
邀您參加
爸爸是孩子成長路途中的路燈,是孩子的好伙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特有的堅強、勇敢、力量、氣度等等男性魅力,對孩子的良好品質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爸爸特有的魅力,我們小班年級組將開展“奔跑吧!老爸!趣味運動會”活動。通過一系列的親子競技游戲,拉近寶寶與爸爸之間的距離,促進寶寶在動作、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
活動時間:2017年11月25日上午9點 (如遇雨天,另行通知)8:50到班主任處簽到
活動地點:幼兒園大操場
活動對象:星星班所有寶寶和爸爸
活動準備:
1.學習游戲玩法,確定參加比賽的項目。(每個寶寶參與四個比賽項目,拔河比賽每班爸爸參加。)
2.利用晚上或周末時間與寶寶進行練習,爭取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3.游戲當天,爸爸帶著寶寶來幼兒園參與比賽。
注:為了保證活動有序、安全的進行,所以本次活動只邀請爸爸、媽媽、寶寶三人參與,謝謝配合!
附五、活動流程安排表
42、幼兒園春季主題《初春的驕陽——綠色出行之踏青之旅》春游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增進親子感情,感受大自然的溫暖懷抱。
2.拉近家園距離,增進老師與家長間的感情。
3.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尋找春天的足跡。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每個尋找春天的任務圖(老師會提前踩點設置任務點并拍攝圖片),綠色環(huán)保大出動任務卡。
2.根據報名人數將幼兒分組,每組五人
3.繪畫工具:雙面膠、透明膠、水彩筆、長畫卷軸紙每組一張、桌布(各班自己準備)
4.音響及活動音樂、提前收集一些可以作畫的垃圾(各班自己準備)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初春的驕陽——綠色出行之踏青之旅蘋果班親子活動方案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彼嬖V我們:一年的愿望應該在春天計劃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時間是早晨,讓我們一同牽手感受春天,走進大自然。
活動目標:1.增進親子感情,感受大自然的溫暖懷抱。
2.拉近家園距離,增進老師與家長間的感情。
3.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尋找春天的足跡。
活動時間:2019年3月23日周六上午(9:30——12:00)
活動地點:滟瀾洲社區(qū)營地( 老師會提前踩點制作任務卡)
活動準備:
1、每個尋找春天的任務圖(老師會提前踩點設置任務點并拍攝圖片),綠色環(huán)保大出動任務卡。
2、根據報名人數將幼兒分組,每組五人
3、繪畫工具:雙面膠、透明膠、水彩筆、長畫卷軸紙每組一張、桌布(各班自己準備)
4、音響及活動音樂、提前收集一些可以作畫的垃圾(各班自己準備)
活動流程:
9:30——9:40滟瀾洲社區(qū)營地集合 完成破冰游戲,做簡單的拉伸運動,和一起活動的小伙伴們商量和了解今天活動的任務。領取任務卡,介紹活動規(guī)則與規(guī)矩!
9:40——10:50 大手牽小手尋找春天的足跡,親子徒步滟瀾洲社區(qū)營地并完成每個任務景點任務。如:一路上小組成員要根據任務卡上的任務點完成任務,完成指定任務的小組需要在任務卡上記錄以及小組成員留影,并將完成的任務圖片發(fā)給老師,沿途也要完成愛護環(huán)境的小高手,收集和撿垃圾為后面制作環(huán)保創(chuàng)意畫收集材料(也可以在家提前自備一些可利用作畫的食品袋或者蓋子等垃圾)
10:50——11:30集合
1.公布完成任務名次(分組派代表講一講這次尋找春天的足跡給自己小組最深刻的記憶)
2.親子環(huán)保創(chuàng)意畫( 如分小組將撿來的垃圾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 )
11:40分小組和自已的環(huán)保創(chuàng)意畫進行拍照留念
12:00——自由活動
溫馨提示和注意事項:
1. 活動場所人多,請勿靠江邊玩耍,請家長務必全程陪同并負責孩子的安全事宜。
2. 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請家長們盡量著運動系類輕裝,方便我們出行。
3. 在分組后由組長自行安排每個任務完成。
4. 天氣漸熱,請家長為寶貝準備溫開水及隔汗巾。
5. 請家長提前在家和孩子收集可以用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生活可利用垃圾(如:瓶蓋、食品袋、堅果殼、塑料袋、毛線、紙杯等 (活動當天帶來)
附:
初春的驕陽——踏青之旅任務卡(組)
找芽+尋花+找芽+芽菜+找大植物+建筑
芽是植物的生命力,芽亦是植物新一輪生命的開始!
花芽發(fā)育成花蕾,再開出嬌艷的花兒~葉芽發(fā)育成枝條和葉片,為孕育新的生命儲備能量!哪個是花芽?哪個是腋芽? 芽位置不同又有對生,互生,頂生,腋生之分
“伏”地前行~尋野菜年年櫻花雨,歲歲二月蘭;三春花事早,為花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解救諸葛北伐軍隊的野菜;你能找到它嗎?
43、幼兒園半日活動《城市真美麗》優(yōu)秀方案
時間
2019年3月26日
地點
幼兒園園內
活動目標
1、體驗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知道城市的不同側面,了解城市中的各種信息。
3、充分發(fā)揮想象設計更復雜的房子。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有旅行的經歷,看過各種各樣的房子。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外出旅行越來越多的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大多數幼兒也都不同程度的有了外出旅行的經歷,小朋友們外出旅行時會看到各種漂亮的景色,夜晚的房子也是一道漂亮的風景線,但卻很少被注意到,這次結合刮蠟的方法,體會用平常不太使用的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并提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讓孩子在了解房子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能用不同的圖形線條組合設計房子,也為孩子們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設計更復雜的房子奠定了基礎。
二、活動過程
1.生活活動
(1)入園環(huán)節(jié)幼兒有禮貌的向老師與同伴問好,會主動向同伴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旅行經歷和感受。
(2)進餐環(huán)節(jié)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體驗房子的的美,激發(fā)幼兒食欲。重點關注肥胖及生病幼兒的飲食情況。
(3)睡眠環(huán)節(jié)講述睡前故事《會動的房子》,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樂趣。滿足幼兒午睡的個別化需求,關注特殊體質兒童。
(4)離園環(huán)節(jié)組織主題談話“城市的夜景真漂亮”,感謝家長對活動的支持。
2.戶外活動
集體活動。準備沙包人手一個,用粉筆在地上畫圖形,。
自選活動。教師提供球類區(qū)、大型戶外玩具區(qū)、室外建構區(qū)及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在球類區(qū)增加大小規(guī)格呼啦圈、裝沙礦泉水瓶及長木板;在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增加10個舊輪胎、2個竹梯及2個保護墊,減少體育器械自由組合區(qū)的套圈。重點觀察玩游戲的孩子,為有組織的游戲活動做準備。注意鼓勵會運球幼兒、只會原地拍球幼兒、拍球不熟練等不同層次的幼兒運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挑戰(zhàn)更高難度。
3.學習活動
【活動一】《夜晚的房子真美麗》(重點領域:美術)
活動目標:
1、欣賞夜晚房子的奇特感受夜晚房子豐富的色彩美。
2、初步掌握刮蠟畫的基本方法,嘗試用線條和圖形裝扮房子.
3、能夠獨自完成“刮蠟畫”。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
幼兒有過刮蠟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范例、夜晚的房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受夜晚房子的奇特
1、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組非常美的夜晚的圖片,(出示夜晚的房子圖片)。
2、幼兒欣賞圖片"夜晚的房子"。
提問一:夜晚的房子漂亮嗎?哪里漂亮?
師小結:夜晚的房子在燈光的照射下色彩特別漂亮,五顏六色、絢麗多彩 的……。
二、欣賞夜晚的房子--了解不同的裝扮方法
示范講解、欣賞范例
提問一:夜晚的房子在燈光的照射下是怎么樣的?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從線條與圖形的不同之處進行觀察。
師小結:夜晚的房子在不同燈光的照射下有的是細線條的,細線條的有直線、折線等;有的是圖形,有圓形,半圓形……。
三、幼兒作畫--嘗試用刮蠟的方法裝扮房子
1、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你想畫夜晚怎么樣的房子呢?
2、教師示范,請個別幼兒嘗試。
3、幼兒嘗試刮蠟畫"夜晚的房子"。
4、欣賞作品,互動點評。
5、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展覽,欣賞、點評部分幼兒的作品。
小結:我們的房子真美麗,我們用了和以前不一樣的方法來打扮房子,我們下次可以用刮蠟的方法來裝飾其他的建筑。
【活動一】《馬路上的車》(重點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體驗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知道運用多種方式記錄車輛行駛的快慢現象。
3、能通過多種方式體驗速度的快慢,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qū)分快慢,了解快慢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馬路上的車》。
2、學具:記錄盤25個;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車方向盤模型、摩托車、自行車車頭模型各9個。
3、場景布置:操作區(qū)、馬路
活動過程:
一、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兒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和玩法:孩子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摸摸xx跑回來”。老師說摸摸大門跑回來,你們就跑去摸摸大門,看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
2、幼兒游戲一次后,教師提問: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為什么?幼兒說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兒再進行游戲二次。
二、看一看,說一說。初步理解車輛行駛的速度有快有慢。
1、觀看多媒體畫面,提問:
(1)小汽車比誰跑得快?小汽車還比誰跑得快?
(2)摩托車比誰跑得快?
三、學一學,演一演。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qū)分快慢,進一步感受、體驗速度的快慢是相對的。
四、比一比,記一記。
引導幼兒把觀察表演的結果記錄下來。
五、玩一玩。
幼兒在游戲《愉快的旅行》中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
4.游戲活動
有組織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組織幼兒玩娛樂游戲《擊鼓傳花》。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的表現自己。
(2)鍛煉幼兒反應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紅花一朵,鼓一個
游戲過程:
1、教師出示花,告訴幼兒游戲的名稱。
2、介紹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
幼兒圍成一圈,一人蒙眼在圈內擊鼓,圈上小朋友按順時針方向傳花,當鼓聲停時,花在誰手上,誰就站出來表演一個節(jié)目。表演玩,從表演者開始游戲繼續(xù)。
3、游戲開始,教師參與游戲中,隨時進行指導。
4、游戲評價。
自主游戲環(huán)節(jié)開設區(qū)域主要有:表演區(qū)“粉刷匠”、美工區(qū)“美麗的房子”、區(qū)“七巧板拼房子”、閱讀區(qū)“會動的房子”、建構區(qū)“不一樣的房子”。
在表演區(qū)增加可供幼兒自己播放的音樂 ;在美工區(qū)增加投放房子的圖片。智力區(qū)增加七巧板;閱讀區(qū)投放《會動的房子》繪本。在建構區(qū)投放各種各樣的建筑物圖片。觀察幼兒對新投放區(qū)域材料的使用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44、幼兒園活動專題《閱讀月系列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過閱讀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
2.在活動幼兒能夠勇于表達,在活動中激發(fā)師幼、親子間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同時也增進親子感情,增加家園互動。
3.喜歡與他人一起談論圖書和故事有關內容。
4.具有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愿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或故事,發(fā)展幼兒前閱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講述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6.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閱讀記錄本;錄制故事音頻;海報紙張、筆等。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活動由來: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五彩生活的萬花筒,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吨改稀氛Z言領域中提出,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要為幼兒提供豐富、低幼的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毒V要》中語言領域指出,幼兒要有初步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引導幼兒用圖示、符號等其他方式記錄生活經驗,并用相應的語言講述。圖書是幼兒理解圖畫符號到文字符號,從學習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內,應及早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為了培養(yǎng)幼兒愛讀書,樂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及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我們班級也積極開展各項讀書活動,真正使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活動內容:
活動一:天天閱讀記錄
階段一:討論《設計我的閱讀記錄》
活動目標:
?、蹦軌虼竽懓l(fā)表自己的看法,說一說都想 記錄書中的什么內容
?、材軌蚪o讀書筆記取適合的名字
活動準備:幼兒閱讀過書籍;黑板
活動過程:
⒈師幼共同分享一本小朋友最喜歡的書
?、灿懻摚鹤x書后書中非常喜歡的內容怎么保留下來?怎么讓別人也能知道?
?、辰處熍c幼兒共同梳理想法,總結出班級讀書筆記需要記錄的內容。
?、唇o我們的讀書筆記取好聽的名字
師:“我們的讀書筆記有什么作用?”
“那么給我們的讀書筆記取什么名字特別合適呢?”
引導幼兒大膽討論,為讀書筆記取名字。
階段二:藝術《設計我的閱讀記錄封皮》
活動目標:
⒈能夠運用線條、裝飾材料等有規(guī)侓的裝飾讀書筆記的封皮。
?、材軌蛘_書寫自己的名字、班級。
活動準備:閱讀記錄人手一本;彩筆、亮片等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边x擇自己喜歡顏色的閱讀記錄本
⒉討論如何裝飾更漂亮
師: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裝飾自己的封皮?
?、秤變貉b飾,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注意四周裝飾,裝飾時不要把整個封皮都裝飾滿。
?、从變赫故咀约旱拈喿x記錄本
小結:幼兒都是用什么方法或線條裝飾的閱讀記錄本。
階段三:集體《閱讀記錄》
活動目標:
?、蹦軌蜻\用簡單的數字、符號記錄書中的內容
?、材軌驅⒂涗浄窒斫o同伴。
活動準備:閱讀護照人手一冊;一本幼兒喜歡的書
活動過程:⒈師幼共同閱讀書籍
?、灿懻摃趺从涗浉忧宄芸炊?/p>
?、秤變哼M行記錄
幼兒共同記錄一本書籍
?、瘁槍τ變旱挠涗涍M行對比和小結
師:我們來一起看看誰記得更清楚,我們一眼就能看懂
教師將幾個記錄簡單明了的記錄進行展示,幼兒共同觀看。
小結:記錄時要用簡單的符號或數字進行記錄,不用像繪畫一樣畫的很復雜。
師幼共同小結大家統(tǒng)一運用的符號。如愛用表示愛和喜歡;幾個人可以畫一個人然后用數字標注等。
階段四:家園合作《每天閱讀記錄》
活動目標:
⒈能夠自主進行閱讀,記錄讀書筆記
?、蚕矚g將讀書筆記進行分享。
活動過程:
?、庇變好刻扉喿x一本書,然后再閱讀護照上做記錄
?、卜窒斫o班級幼兒
將記錄的內容講給同伴聽,并且根據書的內容進行相應的互動提問。
家園配合:
?、毕蚣议L宣傳閱讀的好處,及養(yǎng)成一貫的周期是21天,我們在閱讀月來臨之際,開展我的閱讀護照活動,讓每名幼兒每天閱讀一個繪本或故事,引導幼兒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餐ㄟ^微信群和班中餐前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
?、衬軌騾f(xié)助引導幼兒每天讀書,進行記錄。
活動二:好書分享
活動目標:
⒈通過分享激發(fā)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⒉能夠流暢的將自己喜歡書中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秤變合嗷ブv故事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同伴間的交流,增進同伴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倡議孩子們每個人帶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來幼兒園,在過渡環(huán)節(jié)或餐前活動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活動過程:
?、庇變悍窒碜约簬淼臅压适轮v給大家聽
?、舱f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本書?讓我們學習到了什么?幼兒間相互討論。
活動三:故事電臺
活動目標:
?、蹦軌蚺錁愤M行故事講述活動
?、材軌蛴懈星榈闹v述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⒈向家長宣傳本次活動的目的及活動形式,激發(fā)家長參與的欲望。⒉請每個家長幫孩子錄一個故事的音頻,收集到班中
活動過程:
?、庇變禾暨x一本最喜歡的繪本或故事。
?、灿H子用手機錄制講述一本繪本的音頻,添加背景音樂,格式為MP3(幼兒伴隨音樂講述故事或繪本,家長協(xié)助錄音及配樂)。
⒊將錄制的故事音頻帶到班中。
⒋利用過度環(huán)節(jié)將故事音頻分享給幼兒,幼兒相互討論,相互學習故事錄音的有點,借鑒不足。
?、得刻煳缢敖o幼兒欣賞故事錄音。
⒍每兩周幼兒更新自己的故事音頻,結合每次相互借鑒的有點調整自己的故事錄音,讓自己有進步。
活動四:詩詞朗誦會
活動目標:
?、蹦軌蚺錁酚懈星榈脑娫~朗誦。
?、材軌蛘J真傾聽欣賞古詩朗誦。
活動準備:每人準備一首朗誦的詩詞、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泵课挥變簻蕚湟皇讌①惖睦收b詩詞,自備服裝。
?、舶嗉夁M行朗誦會活動,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5名,頒發(fā)獎狀。
活動五:家園互動《好書分享》微信群討論活動
活動目標:
?、睅椭议L都解決選擇書及培養(yǎng)幼兒讀書興趣和習慣方面的困惑,提供方法。
?、餐ㄟ^微信群討論,加強班級間的聯系,為家庭間建立關于閱讀的分享平臺,逐步建立家庭的閱讀體系。
活動準備:實現調查家長關于幼兒閱讀的困惑;微信群提前通知家長群討論的話題及時間;教師提前查閱相關資料,保證群聊過程中能夠給家長正確的、專業(yè)的指導。
活動過程:
?、寤顒娱_始前,提示家長活動即將開始,做好準備。
教師發(fā)布關于本次群討論的話題:如何為幼兒選擇圖書,進行閱讀活動。
?、婕议L根據討論話題開始討論活動
?、奔议L相互介紹自己為幼兒選書的經驗和方法
⒉教師提煉、小結為大班幼兒選擇圖書方法
?、趴梢愿鶕變旱膯栴}選擇,借助圖書給予教育
⑵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圖書
?、且獡襁x正規(guī)出版社所出的作品,尤其一些名社的。
?、任淖植灰诉^多,閱讀應該以圖畫書為主。
?、缦嗷ネ扑]圖書
?、奔议L們相互推薦幼兒喜歡的圖書,認為很有教育價值的圖書,并且符合上面圖書選擇方法和標準的。
?、补膭罴议L們相互換書,讓圖書資源循環(huán)起來。
㈣小結本次活動,感謝家長們的積極參與。
活動六:我是故事大王
活動目標:
⒈喜歡講故事,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連貫講述。
?、材軌蜻\用不同的語氣或動作表現故事。
?、衬軌蛘_評價他人的故事,學習優(yōu)點,發(fā)現不足。
活動準備:與幼兒討論,提議開展故事比賽;提前與幼兒商討好比賽方式、評比規(guī)則、獲獎人數等。故事大賽PPT背景、幼兒準備好自己要參賽的故事。
活動過程:
?、褰處熜蓟顒娱_始
?、苯處熡门d奮的語氣宣布故事大賽開始。
?、埠陀變汗餐逃懕荣惖姆绞?、評比規(guī)則、獲獎人數等。
通過投票選出的3位幼兒評委和兩位教師評委到打分座位。
㈡故事比賽
⒈幼兒上場自我介紹,說故事的名字,開始講故事。
?、灿變喊错樞蛑v故事,提醒幼兒注意傾聽,聽完故事后要鼓掌表示感謝和鼓勵。
?、吃u委打分
?、缭u選
?、庇捎變赫f說最喜歡誰的故事,并說明理由。
?、步處煾鶕u委打分情況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碁楣适麓笸鮽冾C獎,大家鼓掌祝賀。
活動七:圖書區(qū)《讀書海報》活動
活動目標:
?、蹦茏屑氂^察圖書畫面及內容,了解圖書的主題、名稱、事件等主要內容。
⒉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海報的主要內容。
?、吃敢鈱⑾矚g的圖書制作成讀書海報進行分享。
⒋制作中能夠合理布局,選擇重要信息制作海報內容。
活動準備:白色A3紙,彩筆,桌布
?、逵變洪喿x圖書
?、庇變哼x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
可以與同伴一起閱讀。了解圖書的主要內容。
?、灿變哼x擇提煉書中的重要信息
幼兒可以相互討論認為書中重要的內容,吸引自己的內容,進行提煉選擇。
㈡制作讀書海報
?、庇變簠f(xié)商分工
相互討論誰負責制作海報的什么部分;如何布局合理運用紙張
⒉開始制作海報
?、绶窒砗?/p>
制作完畢后與班級幼兒一起分享海報,激發(fā)其他幼兒對圖書區(qū)書籍的興趣。
反思: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期是語言表達,特別是口語表達的關鍵期,幼兒語言發(fā)展貫穿于身心發(fā)展的各個領域,對其它領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huán)境,幼兒要有初步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引導幼兒用圖示、符號等其他方式記錄生活經驗,并用相應的語言講述?!眻D書是幼兒理解圖畫符號到文字符號,從學習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內,應及早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我們通過多種活動,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開展了閱讀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家長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的意識,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語言能力。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書的喜愛更加深厚了。幼兒在與家長們一起閱讀的同時,增加了親子感情。故事比賽活動幼兒能夠認真準備,并且大膽的進行講故事活動。整個閱讀活動,從好書推薦、閱讀分享到讀書海報,逐漸為幼兒做好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前期閱讀和前期書寫準備,掌握了一些閱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為即將升入小學的大班小朋友做好了鋪墊。每天開展閱讀記錄活動,家園配合養(yǎng)成了幼兒愛閱讀,愛記錄的習慣,鍛煉了幼兒符號記錄的能力。通過微信群討論、故事大王、古詩朗誦等活動,家長們也深入理解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自覺改善家庭的閱讀環(huán)境,家園合作培養(yǎng)了幼兒的閱讀素養(yǎng)。
45、幼兒園教研活動——《“體育材料是否集中區(qū)域管理”辯論賽》方案
時間
2018年11月
地點
多媒體教室
活動目標
1.通過辯論賽的形式,深化老師們對幼兒園體育材料的認識,在思想碰撞和交集中討論出既能支持幼兒室內外體育活動又適合老師們收納的材料管理方案。
2.豐富教師業(yè)務學習的形式,以多種形式調動、鼓勵老師積極參加到園本教研與業(yè)務學習中來,多渠道獲得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
3.給老師提供展示、鍛煉的機會,敢于闡述并堅持自己的立場與觀點,提高老師們臨場應變能力、語言表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紙、筆、辯論選手提示牌、計時器、觀眾席、選首席、評委席場地布置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確定辯論議題
幼兒園現有豐富的體育材料,有的放在室內、有的放在室外,針對這一現象老師們有著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認為應該放在某一區(qū)域統(tǒng)一管理,有的老師認為沒必要集中放置統(tǒng)一管理,可以放在方便老師取放的地方。對此開展辯論賽,其中:
正方觀點應該放在某集中區(qū)域管理
反方觀點不應該放在某集中區(qū)域管理
二、活動安排
(一)組隊
老師們自愿報名參加,組成正反兩個方隊,組內商定人員分工:一號辯手、二號辯手、
三號辯手、四號辯手。
(二)現場辯論
1.立論陳詞:正反雙方由一辯手立論陳詞(時常不超過5分鐘)。
2.自由辯論:辯手圍繞己方立場與觀點進行現場自由辯論(時常不超過3分鐘)。
3.自由攻辯:雙方的二辯和三辯選擇對方的任何一位進行攻辯(時間為各為2分鐘)。
4.總結陳詞:雙方四辯手進行總結性陳述(時間5分鐘),強調己方觀點與立場。
(三)評委點評、總結
根據現場雙方表現評出獎項:勝出方和最佳辯手一名并頒發(fā)獎品。
評分標準:
1.論點明晰,論據充足,引證恰當,分析透徹。
2.迅速抓住對方觀點及失誤,駁論精到,切中要害。
3.反映敏捷,應對能力強。
4.表達清晰、層次清楚,邏輯嚴密。
評分辦法:
1.審題:對所持立場能否從邏輯、理論、事實等多層次、多角度理解,論據是否充足,推理關系是否明晰,對本方的難點是否具有有效的處理方法。
2.論證:論證是否有說服力,論據是否充分,推理過程是否合乎邏輯,事實引用是否得當、真實。
3.辯駁:提問能否抓住對方要害,問題簡單明了。在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提出問題或提問不清,應適當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對方的問題,能否給人以有理有據的感覺。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應相應扣分。
4.配合:是否有團隊精神, 是否相互支持, 論辯銜接是否緊密。問答是否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給對方一個有力打擊。
5.辯風:所用語言和辯論風格講究文明禮貌。不得對對方辯友和旁人等進行人身攻擊。
三、現場方案討論
根據辯論勝利方的結果討論材料管理的相關細則,讓幼兒園的體育材料既能支持幼兒室內外體育活動又適合老師們收納,發(fā)揮最大的教育價值。
46、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學習雷鋒》反思
設計意圖:
雷鋒的教育意義很深遠,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但是由于時代背景的差異,處于二十一世紀的小朋友吃穿不愁,生活條件優(yōu)越,父母的溺愛,很難理解那個時代雷鋒身上儉樸、不怕苦不怕累幫助他人的精神。尤其是小班小朋友理解能力、傾聽能力弱,更難認識雷鋒的品質并轉化到現實中敬仰、學習。因此,我運用了雷鋒電影,在還原了的真實場景中讓孩子認識雷鋒。只有認識到那個時代的生活背景,在真實背景下看到一幕幕的好人好事,才能真正地認識到雷鋒。然后從雷鋒的好人好事中折射到小朋友現實生活中來,教育他們不亂花錢、幫助同伴、不懶惰等。
活動目標:
1、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的日子。
2、了解雷鋒,萌生向雷鋒學習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雷鋒小電影、雷鋒照片、小抹布人手一條。
重點:認識雷鋒,了解雷鋒是個怎樣的人。
難點:萌生學習雷鋒的情感,懂得生活中應幫助同伴、不懶惰等。
活動環(huán)節(jié):看看聽聽認識雷鋒
一、認識雷鋒
1、提問:今天3月5日,是學雷鋒的日子,有誰聽說過雷鋒
想不想知道雷鋒是誰呢?還有為什么每年的今天都要學習他呢?
2、出示照片講解雷鋒叔叔是一個軍人,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可他從小就不怕苦,認真學本領,長大了當了一名軍人。欣賞電影了解雷鋒他不怕苦不怕累,幫助了好多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那我們來看看雷鋒叔叔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放小電影,了解雷鋒的感人事跡。
小朋友聽老師講解邊看電影。
學習雷鋒體驗勞動
三、學雷鋒,從小事做起。
那今天我們也來學雷鋒叔叔不怕苦,不怕累,幫助別人。我們來幫阿姨擦擦欄桿吧。
活動反饋:
原來很擔心小朋友對黑白電影會沒興趣,但是沒想到卻反響很好。“老師,電視機壞了”“黑黑的,”“看不清楚”小朋友都紛紛“抗議”,我笑了笑說“以前的電影、電視都是這樣的,只有黑色和白色,這種黑白電影爺爺奶奶都看過的?!彼麄円宦牽吹酶度肓??!袄蠋煟餮恕?,“倒在地上了”,“因為地主婆搶他的柴,他不給,地主婆拿刀把他砍傷了”就這樣我和小朋友交流著,一個一個的場景看過去。電影看完后,我問小朋友雷鋒叔叔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們都回答雷鋒叔叔是個好人,我又問那他做了什么好事呢,“下大雨了,送奶奶和小弟弟回家”,“幫工人叔叔蓋房子”,原來他們一個一個場景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下來了?!澳俏覀兪遣皇且獙W習雷鋒叔叔多做好事,幫助別人呢!”
“為什么別人給他汽水他不喝呢”“為什么別人要送他新襪子呢”,“他喝白開水不喝汽水”“他的襪子很破都是補丁所以別人送他新的?!痹瓉磉B這些細節(jié)的部分他們也記下來了?!澳俏覀円獙W他不亂花錢,你們經常讓爸媽買零食買新衣服新玩具,這是不對的,舊的東西能用就好了,不要亂花錢買新的。”
教學反思
1、對幼兒的反思:通過這次學習雷鋒精神讓孩子們認識雷鋒,知道雷鋒叔叔是一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經常為別人做好事的解放軍叔叔,逐步樹立起以“學習雷鋒”為榮的觀念。在這節(jié)中讓農村的孩子也知道 3月日是學雷鋒月,讓他們知道雷鋒的教育意義很深遠,讓他們更加進一步地了解當代的他們吃穿不愁,生活條件優(yōu)越,比較難理解那個時代雷鋒身上儉樸、不怕苦不怕累幫助他人的精神。在這節(jié)課讓孩子們知道雷鋒、知道雷鋒的故事、并在了解的基礎上轉化到現實中敬仰、學習雷鋒精神。
2、對我的反思:我從事幼兒教育這個職業(yè)已經有了7個年頭 ,對孩子的情況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我都比較了解,他們都是啟蒙教育者,通過講雷鋒精神讓學生們樹立正面的思想道德,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3、對活動效果的反思:在整堂課中 孩子們非常認真的聽講,孩子們也認識了雷鋒是個助人為樂的好人,在我所提問中孩子們回答得非常好,說明孩子在課程中已經收到啟發(fā)。這節(jié)上得比較順利,整節(jié)課感覺良好。
47、活動方案:幼兒園美術活動——天鵝貼畫
美術活動是小朋友非常喜愛的活動,在活動中他們可以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小編設計此次美術活動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各種天鵝的美,驗利用身邊廢舊資源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激發(fā)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一起來看看你這篇文章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各種天鵝的美。
2、讓幼兒樂于觀察,大膽表現。
3、選擇合適的材料,發(fā)揮幼兒想象進行裝飾。
4、能夠用顏料對畫面進行裝飾。
5、體驗利用身邊廢舊資源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激發(fā)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
6、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7、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A方案:天鵝圖PPT,視頻資料,白色KT板,素描紙,鉛筆,橡皮,勾線筆,排筆,藍、綠、黃、白、紅色顏料,白乳膠,羽毛,毛球,廢報紙,棉花。
B方案:天鵝打印圖,白色KT板,素描紙,鉛筆,橡皮,勾線筆,排筆,藍、綠、黃、白、紅色顏料,白乳膠,羽毛,毛球,廢報紙,棉花。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10月24日
1、與孩子相互熟悉
2、做一做簡單的游戲—付夢穎(簡單手指操)
活動準備
多媒體教具,天鵝圖片PPT,視頻資料,白色KT板,排筆,排刷,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視頻導入《天鵝湖》
1、播放視頻資料,讓幼兒觀看,并提示幼兒注意觀察天鵝生活環(huán)境。
2、提問幼兒天鵝生活在哪里?都有些什么樣的植物。
(二)出示帶天鵝湖面的圖片,感知畫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湖面環(huán)境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所表現出來的顏色,如:湖水藍色,石頭灰色,草綠色
3、觀察顏色變化
(三)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嘗試表現湖面內容
1、將幼兒分為兩組,介紹材料,繪畫工具。(余俐,歐玉婷)
2、交代繪畫步驟,湖面有深淺變化,顏色要隨之變化
3、嘗試石頭,水草畫法
(四)結束工作
1、各組幼兒在老師帶領下有序洗手,清潔。郭婷,付夢穎
2、整理工作,余俐,歐玉婷
二、10月25日
1、與幼兒互動,認識數字,做小游戲—余俐
活動準備
多媒體教具,天鵝圖片PPT,鉛筆,橡皮,勾線筆,排筆,顏料,素描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引入本節(jié)課主題
2、播放天鵝圖片,講述情景故事,激發(fā)幼兒操作意愿。
(二)天鵝形態(tài)講解,動作講解。
1、觀察圖片,天鵝的具體顏色,由哪些組成?(頭,頸,身體,翅膀,腳)
2、觀察天鵝的形態(tài),利用數字2,找一找共同點,和老師一起用手在空中畫一畫2。
3、觀察湖面幾只天鵝的姿態(tài)(飛翔的,展翅的,靜臥的,低頭的,戲水的......)
(三)教師示范
1、提示幼兒觀察老師動作
2、范畫不同姿態(tài)天鵝
3、講解翅膀、腳、嘴的畫法
(四)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嘗試
1、將幼兒按上次分組,介紹材料,繪畫工具,提出繪畫步驟(郭婷,付夢穎)
2、幼兒自己選擇天鵝姿態(tài),利用數字2,畫出天鵝。老師在旁指導(郭婷,歐玉婷,余俐,付夢穎)
3、觀看圖片,涂上顏色。
4、裁剪作品
(五)整理畫筆和顏料
三10月26日
活動準備
多媒體教具,天鵝圖片PPT,白乳膠,羽毛,毛球,紙巾,報紙,棉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回顧天鵝的姿態(tài)有哪些?(展翅的,低頭的......)
2、觀察天鵝缺少什么?(羽毛),引入本節(jié)課主題
(二)材料認識
1、引導幼兒天鵝的羽毛除了羽毛可以表示外,還可以用其他材料來表現。
2、認識不同的材料
(三)教師示范,具體講解
教師用紙巾示范展翅的天鵝,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注意點。
(四)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嘗試
1、將幼兒按上次分組,選擇繪畫工具,交代繪畫步驟。(郭婷,余俐)
2、幼兒挑選材料,合理選用材料進行裝飾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多種多樣的天鵝
(五)作品展示
1、將制作好的作品進行粘貼,呈現出作品展示。
互動內容
1、來訪外賓參與《天鵝貼畫》與小朋友直接互動,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2、來訪外賓自住選擇天鵝,自主選擇材料進行貼畫。
3、由郭婷、余俐、付夢穎帶小朋友和外賓進行互動。
4、外賓作品和小朋友作品在一處展示。
5、游戲時長10分鐘左右。
48、幼兒園開學活動方案《我是幼兒園小主人》
新學期會有新的小朋友來到幼兒園,假期過后中大班幼兒也回歸到集體生活。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小班幼兒感受幼兒園的溫馨與快樂,盡快適應集體生活。利用活動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活動多姿多彩,同時促進家園共育的工作開展。
活動目標
1.讓小班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幼兒園的溫馨和快樂,激發(fā)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之情。
2.中大班幼兒可以盡快回歸到集體生活當中,在體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
3.利用此活動讓家長們感受幼兒園活動的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在家長及幼兒園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促進我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畫架子若干、桌子8張、椅子48把、幼兒園遮陽區(qū)、彩紙、筆、許愿瓶。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在這個秋意漸濃,碩果豐收的九月,我們迎來了亦莊四幼新學年開學的日子.為了使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充分感受快樂,溫馨的幼兒園,激發(fā)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之情,讓中大班幼兒盡快回歸幼兒園集體生活,體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為此我園特設計了此次開學典禮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活動時間:2018年9月3日
活動地點:亦莊第四幼兒園
活動目的:
1.讓小班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幼兒園的溫馨和快樂,激發(fā)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之情。
2.中大班幼兒可以盡快回歸到集體生活當中,在體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
3.利用此活動讓家長們感受幼兒園活動的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在家長及幼兒園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促進我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具體活動安排:
一、歡迎弟弟妹妹
(一)活動準備:1.在假期為幼兒和爸爸媽媽布置制作自己的小名片和回憶自己最喜歡幼兒園的什么地方,為什么的小任務。
2.活動當天,為了保證幼兒正常參加活動,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幼兒將被子送入班中。
3.活動過程:(1)幼兒持自己的小名片在幼兒園操場內迎接新入園的小班小朋友。
(2)中大班幼兒作為幼兒園的小主人和小導游,引導新小的幼兒及爸爸媽媽參觀我們的幼兒園,并講解幼兒園的區(qū)域及功能。
(3)活動后,將新小的幼兒及爸爸媽媽送回小班教室。
二、新學期開學典禮
(一)升旗儀式:
升旗儀式請一名中大班的幼兒作為主持人主持升旗儀式。
(二)譚園長做新學期致詞
致詞主題: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及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
(三)我是幼兒園小主人主題活動
1.活動材料準備:畫架子若干、桌子8張、椅子48把、幼兒園遮陽區(qū)、彩紙、筆、許愿瓶。
2.活動過程:
(1)各班教師運用巡視、圖片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思考自己想要認領幼兒園的什么玩具或景物。
(2)各班教師組織自己班級幼兒到指定的場地去繪制自己的“愛心名片”。
(3)繪制完畢后交給班級老師去壓膜打孔穿線,準備投入使用。
3.延伸活動:開學后,幼兒可以在每天的戶外活動結束后去照顧自己選擇的景物或者去維護自己選擇的玩具等,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注意事項:
1.各班按照群里發(fā)的通知及要求,發(fā)給家長讓家長本著自愿報名的原則參加活動。
2.各班教師向家長強調,報名的截止日期為2018年8月29日。
3.各環(huán)節(jié)負責人一定要按照人員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
4.大班繪畫愛心卡時,使用素描夾子。
5.繪畫過程中如果有班級繪制的快也可以看情況調整自己班級的繪畫場地。
四、人員分工
五、繪制愛心卡場地示意圖
49、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快樂過中秋》反思
幼兒園里的教學活動滲透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對幼兒進行教育,此次中秋活動中我們從主題墻、區(qū)角、走廊環(huán)境以及家長聯系欄等多處對幼兒進行活動教育,此次活動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墻面、每一個區(qū)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 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美好的情感。
2. 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3.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整理資料,提高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嫦娥奔月圖片、月宮照片、神舟飛天照片、月球圖片、全家福照片、月餅、各區(qū)角區(qū)域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主題墻作為促進幼兒發(fā)展不可缺少的“環(huán)境”,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主題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主題墻,讓墻由“靜”變“動”,融入到主題教學中,讓幼兒與環(huán)境進行有效地對話,成為我們主題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臺。在創(chuàng)設前,先和幼兒討論,多關注幼兒,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確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內容,并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設主題墻飾的積極性,傾聽幼兒創(chuàng)設墻飾環(huán)境的所思、所想,為幼兒提供適度的支持。其實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過程也是幼兒的學習過程。經過與幼兒討論決定了墻飾內容后,教師應和幼兒一起設計、準備材料和制作。
1.奇妙的月亮——關于月亮的圖片如:嫦娥奔月圖片、月宮照片、神舟飛天照片、月球圖片等。豐富幼兒關于月亮的經驗。
2.中秋風俗——關于中秋節(jié)各地風俗的照片。通常中秋節(jié)與國慶節(jié)在同一時間段,可以布置中國地圖,然后將共同收
集的各地慶祝中秋節(jié)的照片按照地域布置在地圖上。如:中秋團圓、賞月、吃月餅、登高望月等。由師幼共同完成。目的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
3.中秋來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圖片。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4.團圓樂——幼兒全家福照片,體現中秋是團圓的日子。
5.歡歡喜喜過中秋——幼兒親子手抄報。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手抄報,體現中秋來歷、中秋風俗、中秋兒歌、古詩等,圖文并茂。增進幼兒對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接受中華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處煘橛變簻蕚湟环L卷,讓幼兒用畫筆在長幅畫卷上表達了自己對中秋的感悟。月桂樹下的玉兔、會飛的嫦娥、月亮的變化、團圓的心愿……所有關于月亮的夢想都躍然紙上。
區(qū)域活動創(chuàng)設
區(qū)域活動是課程內容的延伸或拓展,因此本主題的區(qū)域內容來園與中秋節(jié)的相關內容,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和個別差異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區(qū)域中的內容都是與課程和近階段的活動內容緊密聯系的,幼兒通過區(qū)域游戲,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會進一步得到鞏固、遷移和提升,
1.團圓超市:
幼兒和搜集各種月餅外包裝盒、手提袋、月餅盒、飲料瓶、
各種水果等,開展“超市購物”游戲
2.美工區(qū)
巧手吧:幼兒利用月餅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對包裝盒進行裝飾,組合制作立體化的作品。生活中隨處可取的廢舊材料在孩子們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小手中就會變成寶貝,汽車、家具等。當孩子們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時更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月餅店:幼兒利用橡皮泥,借助模具制作月餅。
說明:為了體現幼兒互動,幾個區(qū)域可以合作游戲。泥工區(qū)幼兒制作好的月餅可以送到巧手吧進行包裝,由司機送到超市里出售。這些可以在老師的提示下,由幼兒表達出合作游戲的愿望。
3.益智區(qū):結合科學領域活動,在節(jié)前節(jié)后讓幼兒觀察月亮,進行對比,繪制出“月亮變化冊”等。
4.音樂區(qū):快樂音樂會。準備各種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碰鈴等,音樂圖譜,進行節(jié)奏樂練習,嘗試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彩云追月》,用不同的打擊樂器合作演奏,體驗快樂,嘗試用樂器獨立演奏。幼兒接觸打擊樂,能夠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節(jié)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幼兒耐心傾聽與相互合作的習慣。
5.表演區(qū):為幼兒提供表演的頭飾、道具,引導幼兒舉辦中秋聯歡會,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我,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
6.閱讀區(qū):投放關于月亮、中秋節(jié)的故事書、圖片、識字卡片、圖文并茂的古詩、兒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走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走廊是幼兒園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室外場地和室內環(huán)境的通道,是幼兒每天都必須接觸和經過的場所,它同樣肩負教育功能的職責。
家園聯系欄
家長園地是家園溝通的重要園地,家長園地不僅要溫馨、好看,而且要富有詩意,能吸引家長眼球,要讓欄目“活”起來,真正體現家園之間互動。為讓家長全面地了解班級活動,設立如下板塊:教育早知道——張貼主題教學計劃,讓家長了解本主題內容;本月話題:——家長討論“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的方案,讓幼兒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風俗等;我學會了——張貼兒歌、故事;溫馨提示——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將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情況向家長展示。從而體現家園共育的理念和主張!
在中秋節(jié)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體現出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墻面、每一個區(qū)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jié)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jié)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fā)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 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fā)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 幼兒園關于家的主題系列優(yōu)秀教案
- 幼兒園關于傳統(tǒng)習俗的主題教案
-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蔬菜水果變干凈
- “胖點好還是瘦點好”大班主題活動生成話題
- 幼兒園關于家鄉(xiāng)的主題教學方案
- 幼兒園關于感情的主題教案:我的心情
- 幼兒園關于海洋的主題活動教案:海洋劇場
-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分享喜悅心情
- 大班教案《太陽是什么顏色》反思
- 大班教案《掉進酒桶里的老鼠》
- 大班教案《香香永春佛手茶》反思
- 大班教案《快樂的火苗》反思
- 大班教案《快樂是什么活動》反思
- 大班教案《誰在天空飛飛飛》
- 關于孕期心理的6大前沿觀點
- 英語作文(關于香港回歸幾周年的日記)
- 懷孕,你準備好了嗎
- 好榜樣_小學生作文:二年級
- 抖音很火的祝老公生日短句153句
- 表達我喜歡你的句子127句
- 元旦節(jié)教案《迎新年活動策劃》
- 中班體育游戲《饑餓的小鳥》教案設計
- 《春天我與雷鋒相約在一起》主題活動方案
- 中班社會活動《助人為樂—雷鋒的故事》教案反思
- 幼兒園中二班科學活動案例:《我們身邊的科學》
- 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9《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 幼兒園閱讀活動《圖書小屋——愛看書的我》小班區(qū)域活動方案
- 幼兒園活動專題《閱讀月系列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反思
- 幼兒園親子專題《我健康我運動我快樂——親子運動會》活動方案
- 幼兒園活動《“心之所向感悟成長”—走進小學》活動方案
- 幼兒園科普教案中班科學活動:《沙漠之舟—駱駝》
- 6《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 幼兒園我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捏面人》大班音樂教案
- 幼兒園語言活動《有趣的廣告》大班教案身邊的科學活動反思
- 學雷鋒活動月朋友圈文案33句